您好!欢迎光临中国慈善新闻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慈善资讯 > 扶弱-助残 > 详细

北京将推进“发展型”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2013-08-12 17:06:05  来源:新京报

  北京探索“支出型”贫困救助模式,不再以家庭人均收入为救助基本标准

  新京报讯 (记者闫欣雨)2015年前,北京将制定低收入群众收入倍增计划,适当扩大社会救助范围和项目,并探索“支出型”贫困救助模式,即不以家庭人均收入的多少作为救助的基本标准,而是以支出决定今后救助的内容。

  北京将推进“发展型”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首都民政事业改革发展纲要(2013-2015)》(以下简称《纲要》)提出要加快推进管理精细、城乡统一、“发展型”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2015年以前制定低收入群众收入倍增计划,适当扩大社会救助范围和项目。

  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李红兵表示,以前救助说的是生存问题,现在提出一个“发展型”的问题,生存向发展的转变意味着不光是解决吃,解决温饱,还要强调发展技能的培养和掌握,所以更多的是要给受救助者能力,而不仅是吃的东西。

  李红兵说,发展型的救助更多是给低收入群众生活的能力,这和收入倍增计划连在一起。对于这部分群众如何倍增,是简单拿钱的倍增,还是发展型的倍增,是首要关注的问题。

  按需设定医疗教育等救助准入条件

  《纲要》提到要探索“支出型”贫困救助模式,按需求设定不同的医疗、教育、住房等专项救助准入条件,建立就业、保险、救助、慈善的联动机制,建立“津贴+服务”综合救助模式。

  据介绍,所谓“支出型”是对应“收入型”而言。以前的救助或者是低保,是以家庭人均收入的多少作为基本标准。实际上,这往往存在问题。在同等收入的困难家庭中,如果一家人中有人患有疾病甚至重大疾病,这就是困中之困。有的困难家庭,家庭成员身体都很好,甚至可以在外面挣钱,而这部分收入又属于灰色收入,没有纳入到可控范围里,那么低保就不是解决他的生存问题,而成为他额外获得的一笔钱。

  李红兵说,“支出型”是改变“收入型”救助的重要一点,以支出来决定今后救助的内容,“支出型”救助不再是蜻蜓点水,只解决表面的方式。以后的救助将是综合的,可能集合来自民政低保、医疗救助等各方面的救助,集中实施救助。所以建立就业、保险、救助、慈善的联动机制指的就是把钱和服务连在一起。

  ■ 链接

  下半年制定困难群体收入倍增方案

  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此前表示,北京上半年经济运行平稳,但现在扣除物价因素后,北京城乡居民收入距离年初设定的增加7.5%目标还有一定差异。因此,下半年还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增加居民收入。

  市财政局表示,下半年将突出财政保障民生的投入重点,增加对群众出行、居住条件、社会保障等领域的财政投入。同时,落实居民收入倍增计划,研究完善财政政策措施,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

  市发改委主任张建东提出,下半年要加快城乡居民增收步伐。在落实北京促进就业增收的各项政策的同时,加强企业工资分配指导调控,完善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机制,并制定困难群体收入倍增方案。

关键词:救助 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