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中国慈善新闻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慈善资讯 > 扶弱-助残 > 详细

祁志峰:实施精准扶贫,亦要精神扶贫

2016-07-20 02:52:29  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

一、扶贫开发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

十八大以来,中央和国家把扶贫开发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实施精准扶贫,开创了扶贫开发工作的新局面。2015年11月23日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关于打赢扶贫攻坚战的决定》中提出,到2020年要确保7000万人脱贫。这是人类反贫困史上的辉煌篇章,扶贫开发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增进人民福祉,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目前,扶贫开发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距离2020年完成7000万人的如期脱贫,仅剩5年多的时间,任务艰巨,各级政府必将给予高度重视,加大扶贫开发工作力度。

二、自然条件和身体病残等客观因素之外,惰性意识也是造成贫困的重要主观因素

贫困的形成,有自然条件偏僻、身体残疾、因病致贫、因灾致贫等客观因素之外,与知识贫乏、个性懒惰、不思进取、自我放弃也有很大关系。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使7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不可否认,有些扶贫救助对象在政府帮扶下脱贫后,又再次返贫,其主要原因是,政府帮扶只是外在因素,自身不给后劲,吃救济,吃社保,吃得挺滋润,自己不思进取,缺乏竞争意识,不珍惜安排的就业机会,安于现状,身强体壮没病没灾,就是长期形成的落后的传统和文化在作祟,男人不干活,靠女人家里家外操劳,甚至把扶贫给的资金和物资拿来抽烟喝酒。这样的家庭,给多少资助和帮扶,也是稀泥扶不上墙。就算在政府的帮扶下,生活暂时改善,也不会长久,随时都有再次返贫的可能。这样下去,就会影响政府在2020年前完成7000万人的如期脱贫计划。因此,有必要从形成贫困的主观因素方面寻找原因,让精准扶贫形成长效机制。

三、重视精神扶贫,建立长效机制,巩固扶贫效果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物质扶贫能解一时之困,精神扶贫才可长期见效。精神扶贫的意义,就是在资金和物资等方式精准扶贫助贫的同时,从精神层面教育、鼓励、培训扶贫对象,让他们通过改变观念,振作精神,从而实现勤劳致富,自立自强。

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我们经历过很多外国人不曾遭遇的困苦,但中国人从来不缺精神,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几十年取得的成就,我们完全有理由和信心,抖擞精神,重获信念,树立民族自信,实现自主脱贫。

而现实情况是,许多偏远山区由于地理、交通的限制,与外界社会几乎疏远隔离,物质的缺乏固然是不可否认的现实,但精神和文化的苍白往往是造成物质贫困的深层次原因。近几十年来,我们在专注经济建设的同时,以往可以安顿身心的乡土中国,正在日益变成一种突出消费的物化社会,农村年青人和精英外流,造成乡村的凋敝,固有的文化在销蚀,新的适应农村人接受的文化,又被外来文化异化,面对新的变革,没有文化,又不愿继续学习的农村人无所适从。作家贾平凹在长篇小说《秦腔》后记中,记录下对于家乡衰落的困惑,“农村在解决了农民吃饭问题后,国家的注意力转移到了城市,农村又怎么办呢?农民不仅仅是吃饱肚子”。最近,《陕西日报》百姓心声栏目刊登镇安县读者的来信,谈到在农村一些地方不同程度地存在“精神荒芜”现象,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娱乐荒芜,农民文化生活相对比较单一,主要娱乐活动好一点是打牌、喝酒;二是亲情荒芜,由于长期外出务工,亲友间的情谊逐渐被金钱取代,催生很多留守老人及儿童;三是道德荒芜,有些地方不孝敬赡养父母,兄弟之间为争遗产大打出手,有的婚外情泛滥;四是思想荒芜,有些地方不信科学信鬼神,大搞封建迷信活动,攀比风气日盛。

面对上述情况,我们在实行精准扶贫的过程中,除了资金物质上的帮助外,还要从精神层面给予引导,具体建议如下:

1.从思想上给予鼓励、引导,树立竞争意识,放弃自暴自弃、自我消沉的思想观念,创造有利于脱贫的大环境,消除精神阻碍,提倡自主脱贫。

2.在精准扶贫的实施过程中,要本着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的扶贫方式,实行“ 醒脑、增智、造血、夯基、融资”的工作方法,从大水浇灌、转向定向喷灌、定点滴灌。

3.要多举办创业培训、技能培训,实现职教扶贫,通过学习技能,掌握一技之长,实现长久脱贫。

4.政府扶贫部门要研究长期对策,建立长效机制,在2020年实现7000万人脱贫后,还要注意巩固扶贫效果,防止大面积返贫现象发生。

关键词:扶贫 实施 贫困 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