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中国慈善新闻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慈善资讯 > 扶弱-助残 > 详细

甘肃秦州:双联行动聚民心 精准扶贫解民忧

2016-07-20 02:52:43  来源:甘肃经济日报

以精准扶贫提升扶贫干部的责任感和荣誉感,以扶贫村庄的变化带动贫困人口的减少,以“滴水穿石”的韧劲、久久为功的精神增强群众的信任感、获得感;以时不我待、机不可失的紧迫感让贫困人口“丰满羽翼”,以当下“扶志”、“扶智”到立足长远的让贫困人口彻底摆脱物质贫困、精神贫瘠。我们相信,沿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路子,借助社会合力的推动,确保华岐乡文庄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将会是一个渐行渐近的美好现实。秦州区国有资产经营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刚平说。

华岐乡文庄村位于天水市秦州区华岐乡西南部,距乡政府驻地1公里,皂华公路沿村而过。火热的6月,记者来到华岐乡文庄村采访,只见宽阔通畅的柏油马路,阡陌纵横的林路渠网,初具规模的特色产业,整齐划一的农家房舍内处处洋溢着欢声笑语,青山绿水中荡漾着文明富裕之风。

沧海桑田话变迁

华岐乡文庄村现有人口165户753人。截至2014年底,共有贫困户82户384人,贫困发生率51.66%,是华岐乡的重点贫困村之一。2015年文庄村实现精准脱贫36户177人,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51.66%降低到28%。

走进村民文天禄家中,记者眼前一亮:高高的门楼,水泥硬化后整洁的庭院;进入屋内,宽大的客厅,上档次的装修,沙发、茶几等一应俱全,茶几上的果盘里有丰盛的干果;小客厅里有彩电,各种盆养鲜花盛开着,卧室内是时尚的木床。“房子120多平方米,收入以核桃和苹果为主……”文天禄热情介绍着。

说起精准扶贫及双联工作开展以来文庄村的变化,退休的文老师从农村的道路、产业等发展方面如数家珍地介绍:以前乡村道路“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土”现在柏油马路村村通,硬化道路家家通,许多村里的巷道水泥硬化了;农村的生活普遍提高了,衣食住行都在变化,房子和以前没法比,砖瓦房甚至于楼房很普遍了;过去农村里人力架子车都紧缺,现在家家都有“三马子”、拖拉机、小轿车也普遍化了;在医疗卫生服务上,新农合经过几年来的试点,已经逐步完善,农民头疼脑热也能报销,老百姓负担减轻了、精准扶贫贷款也为很多贫困户提供了生产壮大的机会……

俯首甘为孺子牛

2015年以来文庄村全面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紧紧围绕“两增加一减少”目标,依托“百联千扶万帮”工程在双联单位秦州区国有资产经营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大力帮扶下,扶贫成效显著,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秦州区国投公司副总经理文建龙告诉记者,文庄村作为秦州区国投公司精准扶贫帮扶的村,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区国投公司与华岐乡政府高度重视,制定了一系列帮扶计划,截至目前,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目前,区国投公司通过自筹资金在文庄村实施的精准扶贫帮扶项目共计10个,概算总投资约130万元。从200亩优质果园建设,9100株优质红苹果苗购买,1000?文庄村广场建设、文化广场硬化、美化、绿化到300米文化墙项目、350米景观墙、垃圾场、机井、水房、蓄水池建设,150米主街道硬化、文石村1.5公里硬化道路,50米堤防护坡新建,过水桥路面修建、200米水毁河堤修复,6公里沙化道路扶贫项目投资、小巷道硬化、果树建园20盏太阳能路灯安装,文庄村互助资金协会成立,10余起村民矛盾纠纷的排解、引进省内名企对文庄村约1000多亩土地的流转、贫困户劳动力培训、危旧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空巢老人的关心关爱、留守妇女儿童的帮助甚至于村规民约的修订等一系列工作,都留下了秦州区国投公司扶贫工作队积极、主动参与的身影。

文庄村村主任文祥生告诉记者,一年来在秦州区国投的大力帮扶下,贫困户文天录等3户村民居住巷道出行不便问题解决了,产业扶持的效果显现了,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扶贫成效显著,36户贫困户177人成功摘掉了贫困的帽子。有望年底实现整村脱贫。

扬帆续航谈发展

为了切实改变文庄村的贫困面貌,秦州区国有资产经营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挑选精兵干将,以秦州区国投公司副总经理文建龙、总经理助理兼办公室主任陈小军为首的包括区果业局、文广局、乡政府等单位的6人帮扶小组吃住在村开展帮扶工作驻村时间长达270天,深入贫困户体察民情、户情、村情,各类基础性工作迅速开展起来,精准确定贫困户、精准建档立卡、精准建立大数据平台、精准制定帮扶措施、精准到户办理专项贷款、全覆盖零距离指导谋划发展致富产业,全方位多角度宣传各类政策精神,使之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帮助群众挪穷窝、改穷业、拔穷根、换穷貌。双联行动开展以来,为了克服“走访式”帮扶和“做客式”联户,区国投公司改进驻村方式,强化驻村工作组作用,以“不断线”的工作方式持续关注,长期支持。“长流水”“不断线”,使帮扶工作队干部的双联工作有了连续性。他们沉下去、接地气,察民情、解民忧,消除“代沟”,准确掌握其心声,一步一步,持续发力,千方百计解决群众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文庄村驻村帮扶队成员带着责任和压力,集中利用20多天时间与乡、村干部一道不分白天黑夜、天阴下雨,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挨家挨户走访摸底,做到了村不漏户、户不漏人,全面准确掌握了文庄村全村165户753人生产生活情况,为精准识别贫困户奠定了坚实基础。

乘风破浪正当时

文庄村气候干旱,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养猪为过年,养牛为耕田,养鸡为吃蛋,种田为吃饭……”是过去全村的真实写照。

村里的老百姓都是靠农作物种植来吃饭和养家糊口,群众的增收渠道单一,祖祖辈辈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收获的仅仅是口粮。

华岐乡一个较为偏僻的小乡镇,农业基础薄弱,道路不通,信息不畅,水利设施落后,群众思想观念陈旧。如果要想全乡农民富起来,不夯实农业基础,打破制约经济发展的落后面貌,一切均为空谈。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农耕文化给农民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农民真正的出路在于摆脱传统农耕文化的束缚,接受市场的洗礼。

为了破解村民增收难题,秦州区国投公司和文庄村村委组织群众抢抓春季建园有利时机,完成果树建园700亩(核桃园400亩,苹果园300亩),建立扶贫互助协会1个,实现了富民产业的从无到有。这个转变不仅仅是生产方式和财富诉求的转变,更重要的是观念和认识的转变,而核桃园和苹果产业的发展壮大也正在成为文庄村精准扶贫的抓手和乡村产业富民的新链条。

“‘双联’行动与精准扶贫同向发力,为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去年以来,我们在市、区‘双联’单位的倾力帮扶下,在基础设施、富民产业建设、村级公共服务水平提升、村容村貌整治、群众就医条件改善,贫困户劳务技能培训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华岐乡党委书记崔永强自豪地说!

吃水不忘挖井人

“我们村能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多亏了精准扶贫政策和来双联的帮扶干部,他们真是比亲戚还操心,在前期工程建设时期,帮扶工作队长期驻扎,比村里人还操心村里的建设。”6月下旬,指着已建好的文庄村文化广场,村民文大爷对记者说。

村民言语中的信赖,令帮扶工作队很是感动。帮扶队长陈小军对记者说,“群众是通情达理的,其实我们并没有做多少工作。但是,当看到干部是真心来帮忙的,他们便很快敞开了心扉,还老是热情地喊我们去吃饭。”

离开文庄村时,村主任文祥生对记者说,文庄村的脱贫任务很艰巨,说到底还是资金问题。除了他们自身努力外,还得靠远方的“亲戚”继续支持。他们相信,通过一两年的努力,文庄村一定会“咸鱼大翻身”,在全区率先实现贫困户销号,率先实现整村脱贫。

全面开花,初显成效,华岐乡文庄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梦想正在一步步变为美好的现实。文庄村只是羲皇故里双联行动和精准扶贫工作的一个缩影,但它真实地折射出了羲皇故里,秦州大地正在发生的改变。(张文龙 赵继红)

关键词:扶贫 甘肃 庄村 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