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乡县大桥乡河南村,一个国家级贫困村,短短四五年内,建成了漂亮的新农村社区,办起了双语教学的小学、设施齐全的幼儿园、温馨如家的养老院。这一奇迹的产生,省派第一书记张峰功不可没。
“小事情”里见真情
河南村全村526户人家,在贫困线以下的就有280户。
张峰是省审计厅政策研究室副主任,2015年9月,被省委选派为河南村第一书记。他说得最多的就是:“我这个第一书记,只会抓小事,具体工作还是村干部们做的。”
河南村一天天发生的巨大变化,和一年时间减了20多斤的体重,见证了张峰的辛劳。在他写满的笔记本上,讲述着“河南故事”:
——全村2126人,2014年有贫困户280户1106人;截至2015底,还有贫困户97户313人。
——可利用河南村浅山丘陵地势和近郊区位优势,发展做好浅山小杂果基地,特色餐饮、户外拓展、特色旅游、特色服务等。
——向审计厅协调资金4万元,建立3D廉政教育课堂;协调省新闻出版广电局一套闲置音响设备,用于美丽乡村建设。
——争取县政府支持,绿化村居环境370平方米,安装太阳能路灯42杆,设置垃圾堆放箱39个,配备垃圾清运车一辆。
张峰所做的这一件件事,村干部和群众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助贫帮困聚民心
张峰常说:“在农村做工作,空讲政策是多余的,关键是让村民得到实惠。”
张峰来到河南村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对村里的贫困户进行走访,对村里的每一块坡地、每一条山沟进行考察,和每一个党员干部谈心。心中有数后进行扶贫。
对贫困户黄春华,张峰多次跑乡里、县里,帮其争取到无息贷款,对其进行莲藕种植技术培训,联系医生给其父母治病,自掏腰包资助其子女上学。现在黄春华家种植莲藕3亩多,年净收入5万多元。
去年冬天,张峰组织村里有创业意愿、符合创业条件的贫困群众50多人,赴陕西礼泉县袁家村学习,鼓励他们发挥自身才智和技术,自主创业。如今在河南村周边,已经有十多家生态瓜果采摘园、农家乐休闲餐馆等。张峰当初设想的“近郊经济产业园”已初显规模。
产业带动奔小康
在张峰看来,不抓好村班子,再好的设想和规划也无法实施。在他的努力下,河南村建起了3D廉政课堂、道德讲堂等,现在全村党员干部心齐气顺,干劲十足。
如今的河南村已形成村办集体经济、农业合作社、劳务服务公司、近郊经济产业园区、村民个体经济体等多种经济模式共存的产业局面,探索出了“党建先行、廉政护航、抓两头促中间,四个带动”的精准扶贫模式,扶贫工作经验在全市推广。
杂果产业园里,花果飘香;薄壳核桃基地,绿树成行;柏树山林果合作社成功组建,在服务群众方面作用明显;新成立的伟耀保洁服务公司,解决了闲散劳动力就业问题,让群众在家门口也能打工挣钱。
但对张峰来说,这一切只是刚起步,规划里,他还有很多工作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