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溪乡有个“梦想农场”,主要从事桑叶深加工,已经占据了不小的外地市场。它解决了山区不少村民的就业和致富问题,当地村民亲切地叫它为“筑梦园”。
信不信由你,桑叶已变身一道菜
返乡创业王秀娟讲述公益致富经
本报记者 景彬
陈溪乡有个农场,里面从事作业的人员,均是来自当地的困难家庭。招聘他们的老板,是返乡创业的商人王秀娟。
王秀娟的农业基地名叫“梦想农场”,去年7月开始建设。通过土地流转,现有150亩的基地,种了上万株果桑树,内部从事桑叶的深加工产业。
同时,作为陈溪乡上规模的农业投资项目和扶贫基地,“梦想农场”的意义不仅仅止于此。它的创办,是民间资本对青山绿水发展前景的看好和对当地优良生态环境的钟爱,也是返乡商人回报桑梓的举措。
从服装工人到企业老总
在陈溪乡塔溪村,一说起王秀娟的名字,几乎人人都会竖起大拇指,不仅仅因为她传奇的经历,更因为她致富不忘家乡,帮助村里困难家庭改善生活的善举。
1992年,19岁的王秀娟只身到深圳打工。面对车水马龙、繁华喧闹的改革开放的前沿,从山沟沟出来的王秀娟不禁有种飘零的感觉,她暗下决心,一定要在这里闯出些名堂来。
人生地不熟,王秀娟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先应聘成为一名服装工人,从工序最多的制衣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在深圳这样一个大城市,服装工人的收入少得可怜,但王秀娟并没有急躁,在岗位上不停摸爬滚打。
之后的几年,王秀娟又在深圳一家电子厂做生产管理员,后回到上虞开过服装店,做过保险行业,逐渐积累下许多行业经验。2012年,经过朋友指点和帮助下,王秀娟开始接触金融投资,成立一家名为“梦想投资”的公司。
“‘梦想投资’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农业企业,这也给我后来接触农业、投资农业实业奠定了基础。”想起创业奋斗的一幕幕,王秀娟记忆犹新。
桑叶不养蚕,变身一道菜
陈溪素有“虞南山水胜景”的美誉,拥有双映石笋、象鼻洞天、通泽古寺、四柏古庵、太平山峡谷、黑龙三潭、石笋山、巽溪雪花潭景区、激情漂流等诸多天然和人文景观。因为有着秀美的山水环境,每年,这条特色旅游精品线路要接待30多万人次的游客。王秀娟的“梦想农场”,建在前往巽溪雪花潭景区、激情漂流点的必经之路上。
走进“梦想农场”,草亭、观光台等一些基本配套已完成建设,一条连着150亩桑树林的蜿蜒曲折的沟渠,养着当地特有的溪沟鱼。
“桑树嫩叶摘下来可以做菜,或做成桑果汁、桑果酒,桑叶茶,还可以药用。而在我这里,桑叶则将深加工成一道美食。”王秀娟指着桑树枝条上的叶子说,传统的中医学介绍,经霜的桑叶可入药,有去热止咳、利水清血等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认为,桑叶中有黄酮类、多糖类、生物碱类、氨基酸类等多种药用成分,具有降血糖、血脂、血压,抗病毒,抗衰老等多种药理活性成分。
“农场里有一台新上的桑芽菜生产设备,通过清洗、杀菌、蒸汽处理、包装等工序的流水线作业,新采集的桑芽当天就能全部加工成桑芽菜,确保成品色泽碧绿、口感脆嫩。”王秀娟说,“去年单桑芽菜一项就销售3万包,今年订单比去年起码翻了一番,产品主要运至上海、杭州、深圳等地的酒店,现在产品根本不愁销路。”
据王秀娟介绍,现在本地许多桑蚕基地主要是搞休闲采摘,或是养蚕,带来的收益也相对较低。最关键的是,许多农户经常还会碰到销路难等问题。“把桑叶、桑果深加工,则能较长时间保存产品,较大程度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农民的经济收益。”
打造农户发家的“筑梦园”
“农场招聘的人员,都是来自陈溪乡虹溪村、塔溪村等地的困难家庭。”王秀娟说,自己有一个“梦”,就是带领困难老乡一起发家致富,这也是“梦想农场”的真正由来。
“老板娘,今天又来看农场啊。”见到王秀娟时,正在劳作的唐大妈远远地打了声招呼,手里仍不忘摘着桑芽。7月19日上午,“梦想农场”迎来第一个采摘日,包括唐大妈在内的8个当地农民,正在农场里帮忙采摘。
据王秀娟介绍,“梦想农场”去年在区慈善总会和农商银行的支持下,启动的基地扶贫造血型救助项目,基地作为农村弱势群体发展经济的一个载体,通过养殖业培训,种养结合,合作经营,形成“慈善组织+基地+困难农户”的增收脱贫造血型发展新路子。
记者在农场的一块宣传牌上看到,包括虹溪村、塔溪村等32名困难农户,均领到“梦想农场”提供的农作物种子和化肥。“秀娟老板给我们的太多,既给我们提供工作,又提供肥药,这个农场就是我们大家的‘筑梦园’。”唐大妈说。
目前,“梦想农场”开始实施首期项目投资。对于未来的发展,王秀娟有着自己的打算。王秀娟说,“梦想农场”计划开辟餐饮、采摘游、民宿等项目。同时,她也鼓励当地村民一起种植桑树,一起发展桑芽菜产业。本文来源:浙江在线-东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