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中国慈善新闻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慈善资讯 > 扶弱-助残 > 详细

群众不脱贫 我便不回京(扶贫手记)

2016-07-27 01:23:01  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

去年7月,我从北京来到大库土村,是青海第一个到岗的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从最初的无所适从,到现在的有条不紊,从乡亲们眼中北京来的“领导”,到大库土村的“施书记”,我被他们接纳、认可的同时,也倍感责任艰巨,因为,我们村才刚刚走上脱贫路。

进村,这里的艰苦超出我的想象

俯瞰高原,沟壑纵横的大地上是绵延起伏的荒山。飞机落地之后,我直接去了村里。汽车在崎岖的山路上缓慢行驶,海拔随之攀升,我的后脑勺开始发麻。车窗外,农作物在强烈的紫外线下耷拉着干瘪的脑袋。

大库土村海拔近3000米,隶属海东市民和县,全年降雨量不足200毫米,是典型的贫困村。全村358人均为回族,由于村“两委”长期没有办公地点,村里有啥事儿,就到清真寺里说一说。

我生于农村,长于农村,也有14年的基层工作经历,知道农村的艰苦,但这里的艰苦竟超出了我的想象。村里年人均收入不足2000元,全靠种植玉米和洋芋,虽然他们一头扎进山坳里,早出晚归,但恶劣的环境经常让他们难保收成。

一次次的走访,让我体会到村民们致富愿望的强烈,但囿于自身文化素质低、信息封闭,外出打工异常困难,又苦于缺少致富项目和资金等条件,自身“造血”也艰难。加之“天价”彩礼、重大疾病等,使得多数村民债台高筑。

那些日子,每天夜里我的脑海中满是村民们被贫穷压弯了腰的背影。国家税务总局的领导打电话询问我的生活、工作情况,我说,大库土真是苦,但群众不脱贫,我便不回京。

驻村,要赢得信任必须解决好问题

“施书记说要解决我们的实际困难。”

“也就是说说,人家从北京来是体验生活的。”

初到村里,乡亲们对我持怀疑态度。要赢得大家信任,必须解决好实际困难。我修缮废弃多年的几间房子,作为村“两委”办公场所,组织村两委成员讨论,听取村民代表的意见建议,制定了大库土村“三年规划”,并把2015—2016年“十件实事”和24项具体工作贴于我办公室的墙上。我还指导村民成立了大库土村脱贫致富“合作社”,建立了“互助组”,细化分解、明确时间、责任到人。

这里山大沟深,晚上村里漆黑一片。为此,我在清真寺和主要路口安装了太阳能路灯,照亮了全村;村里的土路坑坑洼洼,我争取项目资金26万元,硬化了2.5公里村社道路。此外,为25户贫困户12名学龄儿童找到公益帮扶,每年资助每个孩子900元以上生活费;为村联办排子山小学争取社会帮扶……

当为贫困户马海买争取来“家庭小牧场”项目资金2.5万元和价值3.6万元的一台现代化农机具时,他握着我的手,激动得半天说不出话来。74岁的冶占林常年抱病,儿子远在格尔木打工,我在给他争取补贴的同时,也在为他儿子回家发展致富项目而奔走。老人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施书记不把咱当外人。”

富村,尽我所能让全村人民都小康

驻村将满一年,工作刚刚起步。要脱贫必须激发贫困群众的信心和决心,也就是要有“内生动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让他们找准适合自己的脱贫致富路。

结合我们村的实际情况,我提出了“打工脱贫、项目致富”两步走的致富思路。先鼓励村民“走出去”,通过打工积累资金和经验;有了积累以后再发展合适的项目致富奔小康。按照这个思路,村里制定了《鼓励村民外出打工六条措施》,组织了外出务工专门培训。我还和村干部一起,通过不同渠道掌握就业信息,帮助村民联系适合的就业岗位。目前已安排外出务工22人。冶永虎,村里唯一的大学生,在我刚到村里时,他竟然在家放羊。后来,帮他在北京一家快递公司找到了工作。“发工资了,7000多块啊!”第一个月发工资时,他第一时间给我打电话“报喜”。

为实现提前两年脱贫的工作目标,青海省启动了包括“移民搬迁”在内的“八个一批”行动计划,大库土是县里的首批“移民搬迁”试点村。目前,新村选址已经基本完成,而我也从北京高校请来专家调研,准备研发绿色装配式农宅,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如今,乡亲们有事儿没事儿都爱到我的办公室里“喧一会儿”。在路上碰到,都会热情地向我问候一句“赛俩目”(问候语)。“有啥困难找施书记”,这是乡亲们对我的信任,我将把这份沉甸甸的信任转化为责任与使命,尽我所能,和他们一起奔小康。

关键词:扶贫 手记 ldquo &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