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中国慈善新闻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慈善资讯 > 扶弱-助残 > 详细

甘愿做名移“山”人

2016-08-08 00:22:57  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

  马希丰(左三)帮助移民搬迁。
  资料照片

每天清晨4点,55岁的马希丰便要起来更新博客,7年多养成的习惯,一直保持到今天。

名为“我是一棵小草”的博客,如今更新了1000多万字,点击量超过了100多万次,这既是马希丰个人的记事本,更是一部反映宁夏同心县移民搬迁的历史长卷。

1982年退伍,马希丰来到同心县工作,作为国家级贫困县,同心县是全国建制县中回族人口最多的县,全县有贫困人口2.6万户9.4万人,占全县农业人口的33.2%。

从那时开始,马希丰便开始了与贫困的斗争,“这是我一生的事业。”老马坦言。

“搬出来,才能过好日子”

马希丰有个习惯,不坐办公室,带着笔和本,下到各村转。

2007年,马希丰在经过调研后,撰写了《关于中部干旱带人口转移问题的思考》的调查报告。他的思路与县里领导不谋而合。这一年,同心县审时度势,提出了“大力实施生态移民工程”的构想。2008年,县委任命马希丰为县委办公室副主任、县生态移民工程指挥部综合部副部长(移民办主任)。

“张玲边搬边哭,看着她家新新的房子,我的泪水也把心淹了,从长远考虑,必须得搬……”这是“我是一棵小草”中记下的一段故事。

张玲是同心县田老庄乡田老庄人,2007年,张玲家刚刚盖完新房,却因为一场车祸,爱人撒手走了,更留下了一大笔债务。2008年,张玲说什么也不想搬,马希丰无奈之下,十余次登门拜访,软磨硬泡,终于让张玲松口。

为了让张玲一家早日摆脱贫困,马希丰不仅帮她争取到了开设小卖部的机会,还为她落实了一份工作,2015年春节,老马再到移民村看望张玲时,这个昔日穷困的家庭已经完全换了模样,不仅盖起了5间砖房,还购置了小车,“去年一年,我在附近枸杞基地打工有16000元的收入,多亏您当年劝我。”张玲握着老马的手,感激不尽。

这样的故事,老马已经记不清有多少了,“你去看看我的博客吧,那里记录了移民搬迁的每一个瞬间。”8年多的辛勤工作,同心县县内共建设20个移民村(点),县内外共计搬迁安置移民2.6万户近11万人。

“现在搬出来的农民人均纯收入能够达到6000多元。‘搬出来,才能过上好日子’,这是我的口头禅,也已成为大家的心声。”马希丰说。

“不能让一个人掉队”

为了保证工程质量,马希丰总爱随身带着卷尺和锤子,他每次下工地,随时测量尺寸,敲打混凝土部件。“我们绝不能让移民群众从危窑中搬出,再搬进危房。”

生态移民工程项目资金量大、渠道多。截至目前由县里实施的工程项目金额达20亿元,移民群众缴款6.5亿元。经管这几十亿的资金,可马希丰却是出了名的“抠门”,下乡出差不下馆子,而是和司机窝在车上啃干粮。

8年里,他跑遍了同心县所有的村,每天行程都在200公里以上,小汽车跑坏了两辆,身体也干出了问题,胆结石、甲亢等老毛病由于一拖再拖,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如今发作起来,腿肚子直打颤,冷汗一阵一阵往外冒。

可这些身体上的毛病,马希丰却没放在心上,在他心里,装着更重要的事情。

“山里为什么穷:一穷在生态恶劣;二穷在观念老旧。”马希丰在博客里写道。为了改变生态环境,马希丰给移民村定了个不成文的规矩,村民来了必须种树。每年老马亲自带着机关干部和村民们种树,如今,20多个移民村,已经种下300多万株树木,老移民村更是绿树成荫。

今年3月5日,马希丰出任县扶贫开发办公室主任。

上任后,马希丰一如既往的忙,深入100个贫困村调研,及时提出了“观念+生态+产业=富民”的思路;确定了“七大产业促增收,七大工程保脱贫”的精准扶贫“实施图”;带领扶贫办的全体干部职工到贫困村植树、整治环境,开展政策宣传和法制演讲……

得知自己获得中国消除贫困奖感动奖的消息时,马希丰在博客中深情地写道:我出生在民族地区、贫困地区,成长和工作在民族地区、贫困地区,由于生态环境恶劣,经济落后、教育文化落后、社会事业落后,是压在贫困地区的“三座大山”,我愿一生都做名移“山”人。

关键词:rdquo &ldquo ldquo 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