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中国慈善新闻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慈善资讯 > 扶弱-助残 > 详细

扶贫工作如何精准发力精准施策

2016-08-18 06:30:59  来源:中国劳动保障新闻网

镇原是国扶贫困县,共辖19个乡镇215个行政村1991个自然村,农业人口48.82万人,有重点贫困村87个,2014 年底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3.94万人,贫困面29.31%,贫困人口规模居全省县区第一,贫困面居全市第二。由于该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加上具体对象情况的多样性,要切实做到精准扶贫,确保“不落一人”精准脱贫、准点脱贫,着实不易。但同时也应看到,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精准的关键,并不在科技含量,也不在战略思路和举措,而是蕴含于精准之中的认真为民之心和深入扎实的爱民作风。

在扶贫方式的选择上注重精准施策,不断增强扶贫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通过对贫困村、贫困户进行精准化识别,摸清底数,找准“穷根”,分类指导,因村因人施策,把有限的资源瞄准最贫困的乡村、最困难的群体、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实行“精准滴灌”。提高扶贫的精准度,确保扶持对象更精准,项目安排更精准、资金使用更精准、措施到户更精准、因村派人更精准。镇原县根据精准扶贫工作需要,在全县215个行政村设立了扶贫专干,落实包村扶贫专干月访视制度,由县委组织部牵头,成立驻村帮扶工作队87个。由县级领导带队,组织动员全县4769名干部进村入户,采用“看、问、算、评”四法,摸清底数、掌握实情,扎实开展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动态管理工作。

在扶贫路径的探索上始终坚持因地制宜,走出一条适合当地特色的扶贫开发新路子。

镇原县把制定扶贫政策的针对性作为扶贫工作的重要抓手,在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各项扶贫开发政策的同时,因地制宜,制定出台一系列推进扶贫开发的政策措施,并配套出台整村推进扶贫、搬迁扶贫、村集体经济发展等具有针对性的扶持措施,重点抓好洪河、茹河两个流域和中部特困片带建设,以区域发展带动扶贫攻坚,确保扶贫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三四是有序脱贫,按照双联扶贫核查评估成果,科学制定减贫计划,2015年实现全县3.99万人稳定脱贫,贫困面下降到20.9%。

在扶贫工作的部署上突出农民增收,把稳定增加农民收入作为首要任务。

农民收入是扶贫成效的晴雨表。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必须紧紧扭住“农民增收”这个根本。在扶贫开发工作中,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做到“输血”与“造血”并举。坚持实施产业扶贫,充分利用我县山川塬面兼备的资源优势,积极培育一批特色产业,在工业上利用中盛、新一代等大项目带动辐射,大力发展新能源、生态型合成革、食品加工等支柱产业,不断夯实经济发展、群众增收的基础。针对扶贫工作现状,我县各级主要领导对扶贫攻坚亲自研究谋划、亲自推进落实,把主要精力用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按照一乡一名联乡县级领导、一个扶贫双联工作站,一村一个帮扶部门、一个驻村工作队、一名扶贫专干,一户一名帮扶干部,实现精准扶贫网格化管理,重点瞄准全县264个非贫困村中深度插花贫困自然村,实行“菜单式”扶贫,缺什么,补什么。

在扶贫重点的把握上,紧紧抓住改善民生这个关键。

大力推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工业园区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通过整合农村通村公路建设、电力供应、群众安全饮用水改造等资金项目,将那些实施基础设施配套工程成本大,交通不便、资源匮乏、住户稀少的村庄群众采用“吊桩式”的方式整村搬迁到生活便利、环境较好、就业门路广的集镇和城郊居住,直接挪出穷窝,走向致富之路。

在扶贫任务上重点强调劳动力技能培训扶贫,用技术扶贫挖掉“穷根”。

今年以来,该县人社局紧扣精准扶贫任务要求,以提高贫困劳动者素质和实现就业为目标,结合农村劳务输出,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提高群众科学种植和养殖水平,提升贫困群众致富的内生动力,初步形成“培训、就业、脱贫”三位一体的技能扶贫格局,为推进精准扶贫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证。据悉,2016年上半年参加精准扶贫劳动力培训的人员已经通过培训结业鉴定,合格率为100%。获得专项能力证书者1072人,占总数的94.67%。另外有657人正在进行结业鉴定,243人正在接受培训。通过培训,让普通劳动者掌握一门致富技能,彻底挖掉“穷根”。

随着脱贫攻坚的不断深入,实践的不断发展,该县精准扶贫工作必将不断注入新的内容,从探索中总结脱贫攻坚的新鲜经验,以便在今后的脱贫攻坚战中精准发力、精准施策。

关键词:扶贫 如何 精准 &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