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中国慈善新闻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慈善资讯 > 扶弱-助残 > 详细

向长双:生态旅游扶贫奏响土家族村致富曲

2016-08-18 06:30:59  来源:中国公益新闻网

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李春明(前排右二)到圣天庄园考察,秭归县县委书记卢辉(前排右一)介绍石柱土家族村旅游规划。

向长双(前排右三)向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李春明(前排右二)介绍圣天茶厂情况。

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副主任杨松(左三)到圣天庄园调研。

“无论走到哪里,根都向着秭归长”,秭归县政协委员、秭归县知名企业家、秭归县圣天观集团旅游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向长双说,回乡创业,以生态旅游产业带动乡亲们脱贫致富,这是他的目标,也是他的担当。

精准扶贫是新时期党和国家扶贫工作的精髓和亮点,现如今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支持农民发展农家乐、开办农产品加工作坊、发展生态种养殖业,让旅游服务真正形成产业链,从而实现全面脱贫”,这是连续三年驻石柱土家族村办公的秭归县县委书记卢辉,对于以乡村旅游扶贫工作的精准表述。他多次强调,将用政策保障扶贫攻坚的深入推进,用政策推动扶贫攻坚的深入开展,用政策和效益保障贫困村、贫困户脱贫。

政策暖人心。这一次,向长双站在了秭归精准扶贫的舞台上。当下,生态旅游扶贫方兴未艾,他所带领的圣天观旅游事业也正有声有色开展了起来。向长双欣喜地说:“我们将放大生态旅游产业格局,通过特色化生产、现代化管理、精细化分工、产业化经营,建立产业集群,为当地百姓创造更多就业岗位,通过生态旅游扶贫这一举措,留住乡村的根和百姓的心。”

创业不易 只为成功找办法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首来自《离骚》的名句,源于战国时期爱国诗人屈原之手,千百年来被人们广为传诵。而屈原祠便坐落于湖北秭归县,《离骚》、《九歌》《天问》等历代文人墨客歌颂屈原的诗句手迹,镌刻在青石碑,为世代所瞻仰。

向上双的家乡石柱土家族村就位于秭归县九畹溪镇南部,这是秭归县唯一的少数民族村。生于斯,长于斯,向长双对石柱土家族村有着深厚的感情。虽早已事业有成,但他常常动情地告诉大家,“无论走到哪里,我的根都是向着秭归长的!”

高中毕业的向长双做过代课老师,当过粮油公司粮管员,做过小买卖,还挖过山洞子,修过水渠……八十年代初正值改革开放春风劲吹之时,民营企业释放出巨大活力,他开始承包食品公司,承办小型工程,挖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不为困难找借口,只为成功找办法”,几十年的创业筚路蓝缕,向长双却愣是坚持走出了一条光明大道。如今,他拥有三个水电站,一个加油站,一个砂石厂,一个茶叶加工厂,一个冷水大米种植专业合作社及一个圣天观旅游服务有限公司,是村里的骄傲。

“我能咬牙走到今天,得益于秭归人秉性里的脚踏实地、不断进取,也离不开每次关键时候来自乡里乡亲最质朴真诚的帮助”,他不无感恩地说。

建立茶厂及产茶基地 让村里有了支柱产业

受经济、社会、历史、自然、地理等多方面制约,湖北省秭归县农村山区发展相对滞后,贫困人口数量众多,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始终没有摘除。

石柱土家族村因地域偏僻,山大人稀、居住分散,基础设施落后,农民以种粮食为主,无支柱产业,收入低。然而,石柱村却是秭归县唯一的土家族村,作为土家文化、巴楚文化、屈原文化交相融合的魅力山村,森林植被、土家村寨、民俗风情、农耕劳作等自然人文资源仍然保持着原生态,走进石柱,呈现一派环境优美、安宁祥和、风景旖旎的乡村田园景象,有着独特的文化和生态旅游开发优势。

新时代下,民营企业已经成为参与扶贫事业的重要力量,在政府和各种社会组织的引导下,产业投资、资源开发、贸易带动等各种扶贫手段不断出现。就如何结合石柱土家族村自身特色,建立石柱土家族村开发式、造血式扶贫的长效机制,激活内生动力,向长双陷入了思考。

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曾多次表示,只有将扶贫开发与保护生态环境、推进绿色转型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实现长久脱贫、根本脱贫、可持续脱贫。对于石柱土家族村扶贫工作,曾连续三年驻村办公的秭归县委书记卢辉也给予了很大支持和期待。他表示,该村山好水好植被好,为开展旅游规划奠定了基础。县委县政府将以扶贫整村推进为契机,做精特色产业,做美特色村寨,做亮特色文化,做强基础设施,立足原生态田园风光资源优势及独特的旅游节点区位,将乡村旅游作为石柱未来的发展方向,将石柱土家族村打造成全省精准扶贫暨绿色幸福示范村、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乡村旅游明星村。

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和机遇,让向长双感到一股振奋的力量。2013年,向长双多方筹措资金800多万元,在石柱土家族村建立了村里第一个茶叶加工厂——圣天茶厂。随后,他带领全村百姓将流转村集体的200多亩老茶园打理一新,建立了茶叶基地,同时对茶叶进行统一包装,通过实体店及电商平台统一进行推广,从而形成农民种植、企业加工、全国销售的良性循环。这一举措让老百姓有了发家致富的支柱产业,百余名留守妇女老人的就业问题很快得以解决。

放大产业格局 做足生态旅游大文章

早上7点,在石柱土家族村一个农家乐饭店里,43岁的张先富(化名)已经早早来到自家菜园子里采摘新鲜的蔬菜,“这个是苋菜,属于我们这里的特色野菜,味道鲜美很受欢迎!”,张先富指着菜篮子说,在他们农家乐里面有很多招牌菜,都是吸引游客前来驻足品尝的理由。走进农家乐,地面和桌椅整洁干净,二楼和三楼作为住宿区,房间设备一应俱全。

先前,由于村里交通不便,传统种植农业一直没给张先富带来富裕的生活。有着三口之家的他早早就和妻子一起去南方打工,而孩子则留在农村由老人看管。由于文化水平低又缺乏技术培训,他们从事的工种以建筑工为主,每个月收入也仅仅够补贴家用和为孩子上交学费。2015年,张先富在得知向长双在村里开办的圣天茶厂生意遇热、农家乐发展势头良好、政府出台补贴政策后,毅然回乡,在向长双的指导等多方面支持下开始创业,“向总在宣传农家乐、提升经营和服务水平、对农家乐统一规制方面给了我们很大帮助”,张先富说,农家乐开张一年来,已经有了四五万的收入,他很满意。

这些年在村里,像张先富这样在外打工的很多,他们多是走出山村,从事城市里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工作,留下老人和孩子,可即便是这样,家里的情况也并未得到很大改观。在向长双短短一年的鼓励和支持下,已经有十几家农家乐陆续开张,每户最多可同时容纳二十多人,不仅提供餐饮,而且提供住宿、游乐观光,村民们当起了导游,文明乡村成为一张靓丽名片。

在一般生意人看来,农业项目是长线投资,投资大,周期长,短时间内难有收益。由传统农业向观光农业转型,向长双决心下得很大。由于山村地形及交通原因,加之传统农业的激烈竞争,村里很难形成大规模的种植,因此传统农业的单一发展必定是一盘死棋。而依靠村里的文化、旅游及生态资源,加之政府良好的政策支持,以生态旅游为主打的观光农业大有可为。

自2014年起,向长双累计投资1300多万元用于石柱土家族村开发建设,新建4500平米的集茶叶制作、农产品展示、接待中心为一体的综合楼,整治生态茶园250亩,建设冷水大米示范基地100亩,发展农家乐10余家,并且通过油菜花节等节庆日大力招揽游客,为乡村旅游奠定了基础,已然形成了生态旅游扶贫产业的大链条、大格局,百姓的腰包鼓起来了,幸福挂在脸上。

“一是要通过我们的努力让老百姓富起来,二是要大力保护原生态农业,让游客们感受不一样的东西”,在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的权衡与对比中,向长双有着自己清晰的态度和原则。

争创湖北省最美乡村 欢迎天下宾朋来

在发展生态旅游产业的同时,土家族民俗文化、土家族艺术文化及土家族建筑文化也在向长双的规划之中。放眼望去,村里的民俗中心即将落成,几座写着“花桥”的土家建筑在圣天观旅游的大院里尤为扎眼。每天晚上,在花桥河畔的彩灯闪烁之时,附近近百名身着土家族特色服饰的村民都会来到建筑前的广场上,和着曲子跳起广场舞,好不尽兴。向长双意味深长地说,做好生态旅游扶贫,老乡很重要,心里也很明白,“丰富老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正是我们积极参与精准扶贫的重要部分,老百姓的精神面貌好了,乡村文明建设就跨出了一大步”。

“通过整合资金、精准对象、深度实施,全面开展扶贫攻坚工作,预计2018年摘掉贫困县的帽子,力争2020年全面实现脱贫”,据秭归县县委书记卢辉表示,现如今,针对秭归县的生态旅游扶贫规划,无论是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土家族特色村寨建设和村民教育培训,县委县政府都做了周密部署。“扶贫工作搞不得虚的,必须实打实的做,实打实的帮,我们扶贫的结果,需要得到贫困户的认可,需要社会第三方进行评估”,卢辉补充说,将把所有涉农部门与扶贫工作结合起来,从政治上形成一个强大的支撑体系,涉及到每个村,落实到每户,采取不同措施,用政策保障扶贫攻坚的深入推进,用政策推动扶贫攻坚的深入开展,用政策和效益保障贫困村、贫困户脱贫。

对于秭归县下一步的生态旅游扶贫思路,卢辉表示,目前秭归县已成为国家旅游局第二批乡村旅游创建示范县,将围绕乡村旅游来深度谋划秭归县旅游区域;初步确定一个乡镇打造一个特色旅游村,全县划分三个区域,三个区域联动将乡村旅游做实,包括周边配套道路系统及配套特色旅游产品的打造,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支持农民发展农家乐、开办农产品加工作坊、发展生态种养殖业,让旅游服务真正形成产业链,从而实现全面脱贫。

这让向长双对自己的这项事业充满信心,他觉得最好的时机已经到来。现阶段,村里的生态鱼池投放着两千多尾各类鱼苗,游客可以悠然垂钓;生态鳝鱼泥鳅养育池建成以后,游客们可以抓鳝鱼捉泥鳅,体验童年乐趣;生态茶园里,有的茶树修成了蘑菇,有的修成了龙头,有的修成了盖碗茶……而在十里长峡一线天处,景区的两个大门正在开建,沿途的十几个景点也即将被开发保护,各类旅游文化资源也在紧锣密鼓挖掘之中。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如今,为了实现湖北省最美乡村的目标,吸引更多的游客,争创湖北扶贫典型,向长双表示,他将力争通过三到五年时间,把石柱村这个少数民族村寨打造成秭归县最大的绿色、环保、有机茶生产加工基地,尽早成为国家级乡村公园,帮助父老乡亲奔小康。

关键词:家族 向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