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代坐标上,我们离实现全省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梦想”,从未如此接近。
自党的十八大吹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嘹亮号角,经济欠发达的青海把扶贫工作摆上更加突出位置,发出“干字当头”的动员令,通过一系列精准扶贫措施,以减贫近百万人的出色答卷挺进了“十三五”。
进入“十三五”,决胜小康犹如百米冲刺,到了最后关头。42个县,近52万人,这是今后青海脱贫攻坚必须啃下的“硬骨头”。
刚刚闭幕的省委十二届十二次全会明确要求,全省上下要进一步增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大力度、加快速度、加紧进度,确保到2019年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贫困村全部退出,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再经过一年的巩固提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必备条件。
注定,这是一场集聚全省之力,全面消除贫困,全面改善民生的攻坚战。
路径怎么走?方式如何转?责任咋落实?百姓有期待,干部有责任!
实践路径更加清晰
扶贫措施更精准
——从瞄准区域到瞄准个体,建档立卡“回头看”,分类施策拔穷根
巍巍昆仑山,茫茫三江源,山多地少,基础设施差,贫困程度深。集中连片的贫困,正是青海扶贫的一个缩影。
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把扶贫开发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以推进,积极创新扶贫工作方式,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将扶贫资源精确集中到贫困户,开启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新征程。
这首先是一场做细精准识别、打牢脱贫攻坚基础的攻坚战。
贫困人口分布在哪里,精准识别就在哪里。
按照省委省政府扶贫标准和低保标准“两线合一”精准识别的工作部署,我省在开展省市(州)县乡四级党政领导“千人蹲点大调研”的基础上,通过“五看法”,按照个人申请、村民评议、村级公示、乡镇复核、县级审定的程序,开展了建档立卡“回头看”,精准识别贫困人口52万。并逐村逐户重新建立了贫困户信息档案,识出了真贫。
扶贫工作队进村入户,察民情,探实情,一户一本精细台账,一个脱贫计划,贫困户的情况具体起来:
核桃庄乡排子村,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一个典型的脑山村。山大沟深,土地贫瘠,全村三分之二的人都要外出打工,留守的村民死盯着一点救济款。
湟中县拦隆口镇泥麻隆村,村民汪治全的妻子去世,一个人带着两个娃娃,就靠种小麦和油菜维持生活。
缺乏一技之长,需要政策兜底……扶贫工作队的走访登记表记录上,一个个贫困村、贫困户的致贫因素跃然纸上。
“贫困人口致贫原因各不相同,有的读不起书,有的看不起病,有的住危房,有的没有劳动能力,有的缺乏启动资金,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需要分类扶持,分别制定针对性帮扶方案。”省扶贫局局长马丰胜说。
目前,我们正在加紧建设扶贫攻坚大数据平台,建立多部门联网核查机制,对识别出的扶贫对象进行网络实名公示,实行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
治病要找病根,扶贫也要找“贫根”。在精准识别之后,因村因户因人制宜,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分类精准施策,是青海精准扶贫的最关键环节。
省委省政府制定出台了“1+8+10”脱贫攻坚政策体系。“1+8+10”,即一个《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提前实现整体脱贫的实施意见》、“八个一批”脱贫攻坚行动计划和十个专项扶贫行动方案,为全省52万贫困人口分类制定了具体的脱贫路径:
——产业扶贫“换穷业”。在400个村实施产业扶贫和资产收益扶贫项目,在10个县建设扶贫产业园,强化产业脱贫精准度,实施“一户一法”、“一村一策”。
——易地搬迁“挪穷窝”。采取集中安置和自主安置相结合的方式,在38个县(市)的582个村实施易地扶贫项目,搬迁安置2万户、7.8万人。
——教育培训“断穷根”。对1.6万名贫困劳动力开展短期技能培训,对6000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大学生进行资助。
——政策兜底“脱穷境”。对无业可扶、失能弱能的实施政策帮扶……
当精准之水“滴灌”到贫困村、贫困户身上,依托着更好的优惠政策、更多的扶贫资金、更适宜的产业项目,一幅脱贫致富、共奔小康的美好画卷正在青藏高原这片方兴未艾的大地上徐徐展开。
主攻方向更明确,扶贫模式更创新
——强化攻坚合力,激发群众志气,提高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
断穷根,靠产业,这是青海扶贫多年来的有效实践。
过去,人们常常忧心钱从哪里来。但随着我省不断创新机制资金整合,精准扶贫不撒胡椒面,如今的担忧则成了钱怎么用在“刀刃上”?
过去的经验告诉我们,把钱直接发给农民,小打小闹,难见效,更是助长了部分人“等、靠、要”的懒惰思维。
现在的精准扶贫要求我们,脱贫就要去根,增强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是脱贫攻坚的关键所在。
由此,在省委、省政府的顶层设计下,全省上下按照改变贫困群众思想观念,培育新型产业工人、新型职业农民,发挥产业集聚效应、打造产业龙头的思路,广泛动员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公民个人参与扶贫开发,形成了强大的脱贫攻坚合力。
在这种思路下,全省各地各部门想点子、找路子,有的地方探索农村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有的地方鼓励贫困户“量化到户、股份合作”,抱团入股合作社。
积力之所举,无不胜也,共同的使命、共同的愿景、共同的责任,把人民的期待变成了一个又一个的具体行动。
变“送”为“引”,增加致富后劲。在拥有28万人口的海北藏族自治州,8553公里道路串联起全州四县一农场、30个乡镇和214个建制村,依托路网建立的各类特色养殖基地、种植基地、农产品加工基地不断发展壮大。
加大投入,改善农牧区基础设施。山还是那山,水还是那水,人还是那些人,只用了三年多时间,同德县尕巴松多镇松多村脱胎换骨、化茧成蝶。如今道路变宽、村庄变美、环境变优、村民变富、生活变好。
强化培训,农民“强身健体”。湟中县鲁沙尔镇农民马玉兰凭借在“雨露计划”学到的一技之长,年初在县上开起了自己的小吃店。她说“今年的收入有四五万元,我家的生活条件改善了很多”。
幸福从来不会从天而降,要靠辛勤劳动来实现。
从过去的“等靠要”被动接受帮扶向主动寻求脱贫致富路子转变,到如今的“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转变,扶贫对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正不断被激发,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贫困群众依靠勤劳双手摆脱贫困的信心愈发坚定。
脱贫决心更坚定,攻坚责任更明确
——立下军令状,签下责任书,不脱贫就不脱钩。
扶贫攻坚是一种责任,更是检验作风担当的一把标尺。
我省许多贫困地区,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基础薄弱,扶贫开发的难度大,返贫率高。
面对异常艰巨的扶贫攻坚任务,仅靠政府财政专项“只身突围”,仅凭扶贫部门“单兵冲锋”显然不够,“独角戏”亟待变为多声部“大合唱”,“全民皆兵”方能攻城拔寨。
由此,在推进扶贫攻坚中,我省不仅“指挥员”靠前指挥,扶贫“尖兵”更是下沉一线。
只有因地制宜,才能因人施策。目前,省委选派第一书记和扶贫(驻村)干部7865名,实现了贫困村驻村工作队“全覆盖”;启动开展了“百企帮百村、百企联百户”行动,已有139家民营企业与163个贫困村结对共建。
扶贫工作队进驻贫困村,帮扶干部全脱产,一门心思蹲点扶贫。省里明确帮扶工作机制:不脱贫不摘钩,没有完成年度脱贫任务的,队伍不撤、干部不换。
湟中县卡阳村第一书记鲍武章现已成了村里人。“怎么践行‘三严三实’?帮扶贫困就是一种考验,不实干行吗?”
工作队进村,脱贫路子宽了。刚察县沙柳河镇恩乃村全村150户困难群众住上了新房,460余名群众喝上了干净的泉水,20多名孤寡老人住进了幸福院,15户困难群众稳定脱贫,全村无电户通上了照明电……村里来了帮扶干部,一连串的实事加快落实,幸福落到了村民的心坎儿。
在决胜贫困的“十三五”,全省上下更是鼓起“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劲头。
突出实干,领导工作实,任务责任实。按照相关部署,从省到市(州)到县(市、区)到乡(镇)已层层签订了脱贫攻坚责任书,明确了各级党委政府的职责和任务。脱贫攻坚由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挂帅,高位推动、合力攻坚,为全省扶贫攻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推动力。
敢担当者就能善作为。
当下,在扶贫协作和对口援青的政策机遇下,青海牢牢扭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主攻方向,在坚决打赢科学治贫、精准扶贫、有效脱贫这场攻坚战中,正策马扬鞭。(张海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