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聊天,促使一群法学专业的学生聚在一起,投入到少数民族女性维权法律服务中。走访调研、挨家挨户进行女性维权法律知识普及宣传、有针对性地制订帮扶计划、持续跟进……虽然还未迈上“法律人”的工作岗位,但干起事儿来,他们却一点儿也不含糊。
“我们一个同班同学是新疆本地人,在聊天中他提到,村子里有女性经常遭到家暴,而且深受封建传统思想影响,男主外女主内的分工很明显,女性常常在工作中受到不公正待遇。”在第三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暨2016年志愿服务交流会项目展示现场,项目负责人杨志翔说,当时听到这样的消息,他和其他同学都感到很震惊,但经过走访调研,他们发现确实存在这样的问题。
于是,在新疆石河子大学就出现了一支由法学专业老师带队指导、由研究生和本科生共同组成的“少数民族女性维权法律服务”志愿服务项目团队。
暑期社会实践走访调研中,给杨志翔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在村主任努尔·买买提家,他的老婆和女儿正在厨房做饭。交谈中,饭菜很快上桌了,坐在饭桌前吃饭的却没有努尔·买买提的老婆和女儿——这里的习惯是男人吃饭,女人是不能一起的,只能待在厨房。
“我们叫他把老婆和女儿叫来一起吃,说了很多遍,他才把老婆叫过来。” 杨志翔能感觉到,他的老婆很腼腆,但是在向他们敬茶时她却说了很多。努尔·买买提一开始说这些话不好翻译,在他们的一再坚持下,他才肯转述老婆的意思:“她说你们都是大学生,劝劝我,别再打她了。”
原来,努尔·买买提每次喝完酒回到家无论多晚都会把老婆叫醒给自己捶背,稍有不满便一脚踢到床下,随之一顿拳打脚踢。
作为法学专业的大学生,他们当即就给努尔·买买提上了一堂反家庭暴力法的课,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向努尔·买买提分析夫妻感情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努尔·买买提听了我们的话当时红着脸表示今后不会再这样了。”杨志翔说。
类似努尔·买买提老婆这样的境遇,在当地并不是个例。而他们遇到的调研对象也并不都像努尔·买买提一样能够相信他们的话,听得进去,还知错就改。
调研结束,回到学校的杨志翔和小伙伴们心里一直惦记着那些遇到困难的女性。两个月后,他们再次来到努尔·买买提所在的村子,针对之前走访调研发现的受教育缺乏、参政困难、家庭暴力等问题再次进行主题宣传,开展妇女维权专场讲座。
杨志翔说,现在,这个村子的妇女在遇到问题和困难时,敢于找村委会寻求帮助、敢于正视问题了,她们的维权意识增强了不少。
谈到能够来到宁波参加全国大赛,杨志翔觉得,与大多数普遍性普法志愿服务相比,首先是内容上的创新。专注于少数民族女性,结合新疆实际情况,以《反家庭暴力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婚姻法》为主,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可以说是内容上的一个创新。而能针对新疆少数民族语言交流问题,他们的志愿服务在制定计划之初就是双语版的,提供双语法律咨询服务、帮助代写双语法律文书。
“最重要的是我们通过走访、调研,分析少数民族女性法律意识淡薄的具体原因及其影响,‘因病制宜’采取措施,提供当地最迫切需要的帮助。采取实用性和应用性相结合的志愿服务模式。”
杨志翔介绍,“作为高校法律援助组织,石河子大学法律援助中心以‘以我所学、服务社会’为宗旨,2015年重点推出‘少数民族女性维权法律服务’项目,团队68名成员中,有40名老师,少数民族成员占60%左右。老师带队进行调研,不仅更好地解决具体存在的问题,当学生遇到专业上的困难时,还能够及时‘输血’。”
除了针对性地进行法律知识普及和宣传,他们也会提供具体的法律帮助。杨志翔记得,他们在法律咨询服务中遇到一个阿姨,丈夫和她吵架离家出走后和另外的女性同居了。面对丈夫提出离婚并且让自己净身出户的决定,阿姨显得特别无助。
“我们就告诉阿姨可以走法律程序,起诉她的丈夫,作为婚内出轨行为,让他少分或者只分到部分财产。”杨志翔说,他们和阿姨沟通后还帮她代写了法律文书起诉书,成功帮助阿姨获得70%的财产。
项目实施一年,这样的成功案例不在少数。杨志翔算了算,接收解决的具体案例有132件,志愿服务活动开展以来,累计受益5000人次,累计参与活动达600人次,现在,当地村委会干部也会加入他们,一起进行普法宣传。
用所学知识,帮助少数民族女性树立自信,让她们敢于站出来为自己发声是杨志翔和他的团队成员志愿服务的初心。之后,利用互联网新媒体,把法律援助从“脚下”搬到“指尖”,通过手机App等开展线上志愿服务是他们在全国“志交会”上的又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