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4日,由中国人生科学学会幸福教育研究中心和中国科学院附属玉泉小学联合举办的第二届全国幸福教育公益论坛在京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名校长齐聚玉泉小学,共话幸福教育的办学经验。
此次研讨会以“破解办学难题、突破发展瓶颈”为主题,采用“分专题展开—校长分享做法—专家诊断、点评—理论研究者与教育实践者展开对话”的方式进行,实现一种“知行合一”的教育研讨、分享模式。会上,10位来自全国各地的校长分别介绍了自己的经验,并抛出一个问题,在专家的点评下,形成一个观点,让会议精神变得有抓手、接地气。
在幸福教育研究中心教育公益基金的资助下,来自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县墨黑镇第二小学的校长自永善第一次走出云南大山来到北京。他说:“幸福教育研讨会让我看到了大山之外的教育样态,也坚定了我改变大山教育的决心,回去后我定要学以致用,将学习到的经验用于学校课程的改革上。”
据了解,去年8月,中国科学院附属玉泉小学和云南宁洱县结成“手拉手”帮扶关系,发起了“让幸福教育延伸进大山”公益活动,一年以来,通过培训、“送课”等方式,让多位校长、“种子教师”得到成长。
“‘幸福教育’具有公益性,负有社会责任,联合有志于赞同、主张和实施幸福教育的学校一起前行,自下而上地推进学校变革,推动区域教育发展。”幸福教育研究中心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附属玉泉小学校长高峰说。
“幸福从来就不是一个结果,它是一个过程;幸福是一种个体的心理体验,绝不是一种集体的精神状态。”会上,《当代教育家》杂志总编辑李振村讲述了他眼中的幸福教育。他提出,“幸福教育”一定是扁平化管理的大平台、小组织,即让每个小组织都成为一个生机勃勃的个体。
“幸福教育没有模式,正是在理论与实践、知与行、上位思考与行动研究中,我们始终如一地践行‘幸福教育’办学理念。希望和更多的学校分享经验、展开诊断、共商对略、携手前进,一起走的更远!”高峰说,“幸福教育”就是追求教育的原生态,以儿童为本位,以课程为核心,以学程为路径,通过教师幸福地“教”和孩子们幸福地“学”,将教育目的和本质回归到人的自身,让学校溢满幸福的笑脸和笑声,让老师拥有幸福的生活,让孩子们拥有幸福的童年和幸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