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中国慈善新闻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慈善资讯 > 公益组织 > 详细

福建:医务社工,让医疗服务更有温度

2018-11-19 09:43:36  来源:

编者按:

现代医学发展至今,“健康”二字的含义不仅是疾病的治愈,更来自于心灵的安宁与社会的关爱。

医务社工至今仍是社工行业中的“小群体”,我省设立专门医务社工的医院屈指可数。身份尴尬,职业认同差,我省的医务社工工作仍然处在初始阶段。专家们呼吁应当加速推进医务社工工作。

11月7日,国家卫健委公开《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年)考核指标》。新指标体系共设置14个考核项,39个具体指标。在人文服务考核上,此次考核指标中新增患者心理疏导情况,强调建立相关制度,并将医务社工制度单独列为一级指标。考核不仅要求医疗机构设立医务社工岗位,还对志愿者服务时长进行规定。考核指标规定,志愿者服务累计时长超过4000人次*小时,可得满分,低于4000则按比例得分。

无论是国家政策背景还是现实需求,都将医务社工制度推到了台前。

日前,福建医科大学还举办了一场关于我省医务社会工作的研讨会。福建医科大学人文学院原院长,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医务社会工作专委会副主委王卫平教授透露,福建医科大学是全国医学类院校首个开设社工专业的,但目前,福建的医务社工发展仍然处于初始阶段。福建省社会工作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徐若兰坦言,医务社工还未能得到足够的关注,甚至还有诸多认识的误区。尽管属于“边缘”社工,但是福建还是有一群人在积极探索医务社工的服务模式。

药石无医时,社工来帮你

福建省助困公益协会的专职医务社工熊权最近正在跟踪服务一个白血病家庭,配合医护人员对其进行缓和医疗。此前,这家公益组织已经完成了一例从姑息照护开始,直到临终关怀、哀伤辅导的肿瘤患儿服务。

据了解,目前,我国的医务社会工作实践模式主要有4种模式,一是医疗机构设置医务社会工作岗位;二是医疗机构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服务;三是政府购买医务社会工作项目派驻;四是社会组织开展的医务社会工作服务。

我省医院设置医务社工岗位的凤毛麟角,在实践的案例都是由社会组织自主开发的服务。

例如,福建省助困公益协会 “病房教室”项目,在全省首个引入儿童缓和医疗理念并服务于白血病儿童,设置医务社工专岗,撬动福建医科大学人文学院的社工专业资源,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儿童血液科医护团队配合,探讨医务社会工作介入白血病儿童服务模式。

福建省立医院在香港李嘉诚基金会资助下开设的宁养院项目,在纾缓疗护方面引入医务社工,与医护团队共同照顾像癌症末期已无法接受治愈性治疗的病患,助其解除疼痛、改善身体的不适,及提供心理及心灵的指导及帮助。

熊权介绍说,目前 “病房教室”项目在癌症患儿服务领域已具有示范与推广价值,已从福州向厦门、漳州等地尝试复制推广。不仅服务于癌症患儿,“病房教室”项目的模式在福建省立医院儿内科也进行了尝试,对短期住院的患儿群体服务效果同样良好,前不久还在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儿外科也进行服务尝试。

“如果药石无医,社工们的安抚与支持是陪伴患者走完人生最后一程的力量,也是对患者家人亲属的心灵支持。”福州市美善社工服务中心主任王素梅目前在尝试哀伤辅导工作。

在福州大学社会学系讲师王圣莉看来,医务社工的职责角色应当是“了解患者需求,构建医患之间的桥梁到心理辅导及链接各种社会资源,秉承着‘全人、全家、全程、全队、全社会’的信念,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全方位的关怀”。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副教授,春晖社工师事务所理事长王瑞鸿认为,医学人文化的趋向与社工的职能相契合。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所谓生物医学模式已遇到了发展的瓶颈,因此医院单纯治疗“身体疾病”的模式正在变化,帮助患者实现“疾病与心灵”共同康复的目标已经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医生治“病”,社工疗“心”

说起医务社工,许多人脑海中会浮现起穿着马甲在医院里为患者提供指路、咨询等服务的一群爱心人士。这样的“刻板印象”不仅存在于常人,也存在于医护人员群体之中。

“一般情况下,医务社工的服务主要通过三种渠道链接到病患:一是病患主动找,二是社工找病患,三是医护人员转介。但是目前,三种渠道都不畅通。”徐若兰表示,最大的障碍就是职业认同低。“可以说,医院里的病人遇到难题,除了找医生,还可以找医务社工帮忙,这样的观念还远未形成。”

正本清源,徐若兰呼吁,对于医务社工要有清晰的认识。他们是医师的助手,护士的伙伴,患者与家属的朋友,家庭的保护人,社区的组织者,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的合作者。早在1921年,北京协和医院就有了医务社工,协助医护人员共同为病患提供心灵层面的辅导。

可以简而言之,医生治“病”,社工疗“心”。

融入医院,路不平坦

医务社工的服务对象在医院,但是“入院”之路不平坦。

“我们需要在医院服务,但社会工作又属于民政部门管理,不被卫生系统接纳与认同是最大的症结。”熊权说道。在以医疗为重、医护人员为主导的医院体系里,如何融入是医务社工面临的最大挑战。“从一个个科室对接开始,医护人员的接受度不尽相同。”

走在全国前列的上海给予了医务社工“在编”的身份认同。

上海2012年发布了全国最早的地方性文件《关于推进医务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实施意见》,要求医院设置医务社工岗位。目前上海全市几乎所有公立二级、三级医院,以及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已经配备了医务社工。其中儿童医院、肿瘤医院等特殊单位,每100—300个床位配备一名社工;其他医院每300—500个床位配备一名社工。600多名兼职医务社工和100多名专职医务社工活跃在一线,为病患们提供“身心灵社”的全方位关注。

“在上海医院,社工与医生护士是同事关系,没有隔阂。而且社工工作得到医院的重视,也更容易见到成效。例如就有一家医院的社工经过大量调研提交报告,优化就医流程,促成了医院导诊台的易地重建。”熊权表示,除了身份,医务社工工作量化认定也有难度,而第三方提供服务则面对经费困难的问题,“目前情况下,由于医务社工的工作成效并不明显,因此医院都持观望态度”。

随着医学进步和社会发展,国家已经将医务社工纳入了医疗改革。去年,国家公布了第二个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年), 其中提出设立医务社工和志愿者制度, 将与预约诊疗、远程诊疗、临床路径管理、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四大制度一起, 成为医院五项固化制度, 而且要长期开展下去。而此次国家卫健委详细制定了《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年)考核指标》,将此要求进行了具体化。

对此,业内人士建议,医务社工需卫生、民政、人社等部门通力合作,将其有计划引进医院,完善制度标准,推动医务社工服务。(记者 张颖 实习生 何静 文/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