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重庆3月31日电(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见习记者 耿学清)“是你,让我又呼吸到新鲜的空气,让我又抚摸到蓝天白云,让我再次看到心脏跳舞,让我听到花朵盛开的声音。”3月31日,清明前夕,生命如花·2019全国人体器官捐献缅怀纪念暨宣传普及活动在重庆市璧山区举行,缅怀纪念人体器官捐献者,推动人体器官捐献事业发展。
菲利普的墓碑,旁边放着他生前喜爱的小提琴。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红十字会会长陈竺向人体器官捐献纪念碑献花。
菲利普父母在菲利普墓碑前沉痛悼念。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获悉,截至3月28日,全国已登记器官捐献志愿者116万余人,成功实现捐献2.2万余例,位居全球第二位。
今天上午的重庆市人体器官捐献纪念园,山雨濛濛,碑林肃穆。
来自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教育部、公安部、民政部、中国铁路总公司、中国民用航空局、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等有关单位的领导,以及来自全国各省市红十字会的代表、部分捐献者家属代表、协调员代表、器官移植专家、志愿者代表、医学院学生代表等900余人为人体捐献者们默哀,并向人体器官捐献纪念碑敬献鲜花。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红十字会会长陈竺与重庆市副市长、重庆市红十字会会长屈谦为“生命之花”雕塑揭幕。
纪念园一角,第七位外国公民在中国的器官捐献者——澳大利亚籍菲利普·安德鲁·汉考克的墓碑刚刚落成。
2018年5月,因热爱中国文化到重庆西南大学执教的菲利普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他的家人一致决定尊重菲利普捐献器官的生前愿望。最终,菲利普的一个肝脏、两个肾脏、一对角膜延续了五位中国人的生命与健康。
“菲利普离开我们已经11个月了……我们知道菲利普的器官仍然健康地生活在重庆,而五位接受菲利普器官的患者们健康不断改善的消息,对我们全家人而言,是一种莫大的安慰。”菲利普的父亲在“生命如花”室内缅怀纪念会上表示。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介绍说,我国自从2010年启动器官捐献试点以来,通过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红十字总会、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等主管部门以及广大器官捐献移植工作者的努力,目前已经逐步形成了符合我国国情的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工作体系,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协作、行业推动、社会各界支持的工作局面,实现了器官移植管理向法制化、规范化的转变,构建了器官捐献与移植管理的制度体系。
2017年2月2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修改后的红十字会法,修改后的红十字会法增加规定了红十字会在参与推动遗体捐献等工作方面的职责,规定红十字会参与、推动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工作。
郭燕红表示,近年来,我国器官捐献移植数量大幅度提升。近四年来,器官捐献量年均增幅达到32%,器官移植手术量年均增幅达到23%。截至2019年3月28日,全国已登记器官捐献志愿者116万余人,成功实现捐献2.2万余例,救治器官衰竭患者6.5万余名。我国每百万人口年捐献率已从2010年的0.03达到目前的4.53,年捐献量位居世界第二位。
与此同时,我国器官移植质量不段提升。郭燕红说,我国移植患者的生存率等质量指标,已经达到和超过国际水平;器官移植技术能力不断提升,国际上开展的器官移植技术在我国均能开展,且不断突破,努力以群众可承受的价格提供了优质的器官移植服务,助力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为人民的健康带来福祉。
“没有捐献就没有移植。”郭燕红表示,这些成绩的背后离不开成千上万名器官捐献者的无私奉献,这不仅关系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更闪烁着人性和人道的光辉。
下一步,我国器官移植工作的重心将从高速度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器官捐献与移植的工作体系,实现改革力度、发展速度、社会适应度相统一,不断提高器官移植医疗服务质量,为实现健康中国作出更大贡献。(作者耿学清)(责任编辑齐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