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中国慈善新闻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慈善资讯 > 公益组织 > 详细

小包裹承载大爱心——中国扶贫基金会“爱心包裹”项目实施十周年侧记

2019-06-03 06:39:12  来源:

2019年4月30日,正好是中国扶贫金会爱心包裹项目实施十周年的日子。10年前的4月30日,首批爱心包裹发车,4000多件爱心包裹从北京市海淀区邮电局顺利启程,踏上了奔赴5·12灾区的关爱之旅。5天后,爱心包裹全部“速达”到了四川省什邡市龙居小学530名学生手中。

而那仅仅只是个开始,10年来,无数的“爱心”源源不断地被送到超过600万灾区和贫困地区小学生的手中,“爱心包裹”项目通过标准化、精细化的产品,流程化的管理和差异化的传播,首开公益领域透明问责的先河,已然成为一项标志性的公益项目,承载着全国各地爱心人士对贫困地区、贫困儿童无尽的关爱之情。

标准化、精细化,解决公益项目四大难题

给谁?给什么?怎么发放?花多少钱?这是所有公益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几乎都会遇到的难题。在爱心包裹项目执行团队看来,只有解决好这四个难题,项目才能顺利落地。

爱心包裹立项适逢2009年,正是汶川地震后的第二年,社会各界对于灾区人民的生活、灾区孩子们的学习依旧非常关注。于是爱心包裹的主要捐助对象设为了地震灾区的小学生们。

从项目设计伊始,大家就在思想上达成统一,那就是包裹内的物品一定是标准化的。基金会在灾区组织了非常细致的调研工作,经统计发现有文具类需求的相对最多,在调研现场发现,灾区的孩子们平时喝水的瓶子很简易,常常就是一个雪碧或者可乐的瓶子,不方便携带。因此,爱心包裹里很温馨的加入了水瓶。此外,配备了部分体育教辅用具,皮球、鸡毛毽、跳绳等等的体育包,特别受孩子欢迎。

“我们这个项目就是整校操作,除非有个别的县有特殊要求。这个整校的原因就是考虑公平。我们选的都是贫困县,都是农村学校,这是设计当中的一个考虑。”中国扶贫基金会常务副秘书长陈红涛解释道。

包裹内物品基本定下来了,定价多少比较合适呢?曾经的大学生村官韦丹丹此时已经通过了前期考核,被分配专门处理爱心包裹的采购事宜,调研了文具批发市场,对比了供应商的价格,还按照清单匹配了几套文具。项目团队坐下来反复对比讨论后发现,50元太少了,抛去物流等项目成本,一个包裹里装不了什么东西,还是100元一个包裹更合适些。于是,爱心包裹最终定价为100元。

实施10年来,“爱心包裹”项目一直侧重于向捐赠者提供具象化的印象,使其更容易“触摸”,所捐资金及转化的物资用途可见、易衡量,并且包裹类型、内容、价格、性能以及执行过程,都实现了统一标准。这样的做法,不仅有利于简化项目,而且也有利于保证项目质量,提高效率,促进项目的复制、推广和规模化。

“公益+互联网”,让爱心道路越走越宽

在继承中国优良行善传统的同时,怎样才能让更多的大众参与到公益事业中来?怎样才能通过机构的努力,把传统的个体偶然慈善举动,变成更公众化、社会参与度更高的现代慈善行为?这是新一代公益人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爱心包裹项目在设计之初就定位其为一项全民公益行动,项目以搭建透明、便捷的公益参与平台,推动全民公益为使命。从耄耋老人,到稚气的学生;从普通员工,到机关干部;从城市白领,到务工人员,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积极参与,通过一对一的资助模式使灾区的孩子感受到了来自远方素不相识的捐赠人对自己的关心和鼓励,他们的内心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这种作用远远超过了爱心包裹本身的价值。

中国扶贫基金会负责人告诉记者:“中国扶贫基金会依托中国邮政的网点在全国开通3.6万个爱心包裹捐赠站,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只需要通过邮政网点捐购爱心包裹(统一的善品和捐赠标准),就可以一对一地将自己的关爱送给需要帮助的人。”

据介绍,爱心包裹项目以低门槛及广泛性参与的机制,传播公益理念,进行公众教育,探索了大量的新方式、新途径。例如,项目注重对民间或平民参与公益的鼓励与意识的培养,通过开拓月捐机制,鼓励人们以一己之力,进行承诺性捐赠。以“公益+互联网”的方式,尤其是在电商领域,面对小企业和个体户,通过使其亲身体验跨界融合浪潮下的公益新方法进行公益启蒙和公益教育,提升其公众意识,使公益成为经营者的商业要素,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的一部分。

中国扶贫基金会副秘书长颜志涛表示,下一步,项目将从关注贫困地区小学生的条件改善提升到关注贫困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为学生送各类型包裹的同时增加课程和培训内容,继续向深度贫困地区和“三区三州”聚焦,探索集中连片的资助模式。

“国际爱心包裹”,助推公益成中国民间外交的旗帜

截至2018年底,“爱心包裹”项目筹资68176.82万元,占中国扶贫基金会同期筹资总额479000万元的14.23%,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更令人惊喜的是,项目实施10年来,“爱心包裹”不仅“墙内开花”,也开始了“墙外香”,项目实施不断地走出国门,成为中国公益慈善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进一步推动公益成为中国民间外交的一面旗帜。

2019年2月26日,中国扶贫基金会联合阿里巴巴公益正式启动了“国际爱心包裹”项目,让爱心包裹走出国门,通过为“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小学生发放爱心包裹,改善他们的基本学习和生活条件。

每个“国际爱心包裹”由书包、基础文具、美术用品、益智玩具、生活用品五大类共105个单件,具有产品种类丰富、实用性强的特点,目标为当地学生改善基本的生活学习条件。

据项目负责人介绍;“在包裹设计上,我们充分融合了中国与项目国的文化,用当地语言进行产品设计,向受益国学生传递来自中国朋友的问候,助力‘一带一路’民心相通建设。”

今年,“国际爱心包裹”将进入尼泊尔、缅甸、柬埔寨、纳米比亚、埃塞俄比亚、乌干达、苏丹、巴基斯坦、菲律宾、老挝、蒙古等10多个国家。

阿里巴巴集团合伙人、阿里巴巴社会公益部总经理孙利军表示,依托阿里巴巴“公益宝贝”计划,未来3年,“国际爱心包裹”项目总筹款额预计将超过1亿元,受益儿童达到100万人。

“来自熊猫国度的礼物”,在拉近国人与受援国人民距离的同时,也促进了政府间的合作,传播中国文化,讲出“中国好故事”。(记者 程楠)

来源:中国社会报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