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中国慈善新闻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慈善资讯 > 公益组织 > 详细

做好“加减法” 熊猫指南解码品质农业升级路径

2019-08-03 17:28:48  来源:

当消费转型与中国农业碰撞出升级的火花,品质农业走上快速通道。从发展现状来看,优质农产品品种日益增多,但存在“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困境;种植户对品质的把控不断提高,却难以形成市场话语权……品质农业之路怎么走,如何形成产业生态圈?7月18日,由中国化工报社《农资导报》主办的中国农产品品质提升大行动正式启动。在启动仪式上,中国优质农产品榜单熊猫指南与业界分享了品质农业升级的“解决方案”。

从“大而广”到“大而精”品质农业“做减法”

相较于传统粗放型农业,品质农业是规模化、标准化的绿色农业,能够支持高品质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从“大而广“到”大而精“,品质农业以市场为导向对农产品做筛选,最终形成真正有效的农业供给。

在当天举行的活动访谈环节中,熊猫指南CEO毛峰、《农资导报》创意策划部主任蒋善军、中国果品流通协会副秘书长李焕玲以及来自农业、电商领域的代表共同就“产业升级与品质提升”的话题展开对话。毛峰说:“目前,中国农业存在三个痛点:不知道、不相信、买不到。好的农产品消费者不知道,知道了又不相信,相信了但买不到。”这三“不”如同三道壁垒横亘在种植者与消费者之间,也成了品质农业前进的阻碍。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中化集团于2017年创建了熊猫指南,希望通过构建一个公益性、权威性的优质农产品榜单,推动品质农业发展。

要使品质农业跑起来,就要在产品和市场“两条腿”上下功夫。从土地到餐桌,熊猫指南背靠中化集团雄厚的资源优势,以创新性大数据思维,在前端挖掘并验证农产品品质,在后端链接市场渠道,收集消费者数据,反哺优化种植标准,形成良好的品质农业生态圈。

毛峰介绍,熊猫指南依托榜单,为中国优质的农产品做背书。为确保榜单的科学、公平和公正,团队从源头开始介入。熊猫指南调查员亲赴一线实地勘察种植地块的环境、品种及种植管理等过程,结合卫星扫图研究地块变化,投射农产品种植情况。同时,熊猫指南还联合中国农大、国家粮食局研究院、瑞士SGS等顶尖实验室,从环境、品种、种植、品质、物有所值等五方面,全面扫描农产品品质,实现科学测评的落地。2019年3月,熊猫指南公布春季榜单,共有132款农产品上榜,这是基于团队85万公里的行程,对544个具体地块的反复调查,2500项数据以及265套实验室检测而凝结的成果。

榜单背书品质农业话语权“做加法”

在传统市场的逻辑中,供需是决定价格的重要因素。中国果品流通协会副秘书长李焕玲表示,中国农产品市场虽然供需较平衡,但结构性矛盾突出。以水果为例,好的果品难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但低品质产品却面临产能过剩,挤压滞销的现象。京东X事业部京东农场负责人乔志伟认为,优质必须优价,才能实现品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如何为优质农产品议价,成为在场嘉宾聚焦话题。

毛峰指出,优质农产品价格的形成,不仅需要市场经济的发现,更需要占据价格议定的话语权。他以大米为例,“中国是大米的原产国,水稻的原产国,但今天话语权最高的却是日本的越光米和泰国香米。由于话语权的缺失,中国好大米无法被消费者所认可,也没有定价权力。”

作为中国优质农产品榜单,熊猫指南不仅仅要打造农产品界的标准普尔,匠心农人的奥斯卡,更要树立起品质农业的话语权。为此,熊猫指南通过勘察、测评收集优质农产品数据,并结合消费者和专家的感官体验,推出“风味轮”体系。在这个范畴下,熊猫指南从外观、风味、口感、滋味、质地等维度中找出与农产品相关的评价指标,形成统一化标准,从而用大数据、“风味轮”专利、科研等方法塑造优质农产品的话语权。

话语权的建立,将使市场与种植者产生良性互动,激发品质种植的积极性。一方面,熊猫指南以榜单为平台,将褚橙接班人褚一斌等优秀农人代表请到台前,为品质农业树立行业标杆;另一方面,熊猫指南以市场为导向,与阿里、网易等电商渠道共同合作,为优质种植者赋能,延伸田间到餐桌的链条。

在消费升级的当下,一日三餐、五谷杂粮,消费者从饮食中获取的已不再是生理渴望,而是更多对生活品质和健康的精神追求。品质农业顺应时代之需而来,并不断加速发展。熊猫指南用榜单记录品质农业的脚步,助力中国从农业大国变成农业强国。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