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中国慈善新闻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慈善资讯 > 公益组织 > 详细

云南临沧涉罪未成年人帮教引入社工力量

2021-01-28 09:46:34  来源: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不断提升全体公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是落实党中央部署要求的政治责任,也是落实宪法法律规定的法治责任,是适应新时代人民群众更高需求的社会责任。云南临沧检察机关积极创新工作模式,把贯彻实施民法典与未成年人保护法有机贯通衔接,促进未成年人综合保护。

2020年6月以来,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人民检察院探索涉罪未成年人观护帮教工作实现了新的跨越,该院与耿马益家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以下简称耿马益家)合作,引入专业社工力量,为5名涉罪未成年人提供观护帮教服务。

受帮教的5名涉罪未成年人有2人涉嫌故意伤害罪、3人涉嫌盗窃罪,5人均有悔罪表现。16人组成的志愿服务队通过法治教育、心理矫正、公益活动、知识学习与技能培训等方式,为5名涉罪未成年人在附条件不起诉阶段进行监督考察帮教,陪他们度过附条件不起诉考察期。

16人的志愿服务队不仅年轻,专业知识也丰富。除了耿马益家的3位专业社工,其他13名志愿者来自检察院、法院、治安大队、民政局、司法局、学校等不同单位,平均年龄28岁,其中4人有法律从业资格证,1人有助理社会工作师证,主要负责项目联络、法律知识宣讲、心理辅导等工作。

据了解,耿马益家是专业开展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服务的社会组织,是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首家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服务机构。2020年6月,耿马益家申报的“涉罪未成年人观护帮教项目”获共青团云南省委“为了明天——云南边疆民族地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工程”项目资金支持,这也是耿马益家第一个涉罪未成年人帮教项目。

项目实施过程中,2020年8月11日,耿马益家联合耿马检察院、耿马县委共建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首家未成年人观护帮教基地——“为了明天”未成年人观护帮教基地。

据耿马益家主任张东致介绍,未成年人观护帮教基地旨在充分整合“司法机关+共青团+专业社工+志愿者”为一体的社会资源,形成集“社会调查+犯罪预防+技能培训”于一体的全方位观护帮教模式,为涉罪未成年人提供改过自新、重新融入社会的平台,通过检察机关和社会力量,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无痕化回归社会,从而真正做到教育、感化和挽救涉罪未成年人。

更近人情的方式

敏感、自卑、缺少家庭关爱,是张东致接触这5名涉罪未成年人时的第一印象。

令张东致印象最深的是一名叫小吉(化名)的男生。小吉涉案时17周岁,因喝酒时与对方起冲突,用啤酒瓶砸伤人,涉嫌故意伤害被移送耿马检察院审查起诉。

小吉来自一个离异家庭,父母离异后,由父亲监护。父亲没有稳定的工作,很少管教小吉,初二辍学后,小吉便与不良青年混迹在一起。

通过交流,张东致发现,小吉是一个极其敏感的孩子。刚接触时,对社工具有明显的抵触情绪,“觉得自己并不需要社工的帮助,也不愿意与社工交流”。他不愿回答任何问题,更不愿意说出真实想法。

抵触、提防、排斥,是社工接触涉罪未成年人时普遍会遇到的情况。尝试让涉罪未成年人打开心扉是取得涉罪未成年人信任的关键。通过半年的接触,张东致发现,他们渴望被关注和与人交流,“只是很少有人去了解他们的内心”。

缺爱的孩子,只要一点温暖,就能打开心扉。张东致记得,帮教过程中,正好遇到小吉的生日,当天给他发了生日祝福及微信红包。

“可能这件事对他触动挺大。”张东致说,“此后,小吉‘变了’,交流的时候他愿意讲更多的事情,有时候我们不问,他自己也会主动说。”

耿马益家理事长朱爱萍说,社工在工作中采用的是“更近人情”的方式。他们会去了解孩子的成长背景、生活状态、孩子的内心以及犯罪的原因。通过接触,朱爱萍发现,5名涉罪未成年人的家庭环境均存在“教育方式不当、亲子沟通方式欠妥”的情况。

让朱爱萍印象深刻的帮教对象小雨(化名)小时候,父亲酗酒后经常打骂他和母亲,长大后对父亲的行为有反抗情绪,不愿意待在家里,常和一些社会不良青年混在一起,被带去偷摩托车。“他告诉我们,他并不知道这是违法(行为),只是不想待在家里,所以和他们偷了摩托到处玩。”

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隶属于云南省临沧市,地处西南边陲,与缅甸山水相连。朱爱萍说,作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他们的服务对象以少数民族为主。为了充分发挥当地人力资源优势,提高工作效率,耿马益家发掘并培养了5名少数民族社工,分别属于傣族、佤族、拉祜族和傈僳族。佤族人肖春就是其中一名少数民族社工,今年23岁,大学毕业后即从事社工工作。对她来说,少数民族身份是她的优势,“更容易与他们建立信任关系”。

最想说的话

对张东致来说,她希望通过帮教项目,让涉罪未成年人感受到身边还有人在关注、关爱他们,今后能重新开始生活,不再触犯法律。半年的关护帮教,5名涉罪未成年人顺利度过附条件不起诉考察期,张东致也看到了他们的变化。

回访时,张东致了解到,不知道如何与家人相处的小吉,主动向社工请教与老年人沟通的技巧。辍学的小伊(化名)又回到学校,学习汽修专业,性格也开朗不少。

2020年11月23日,小吉发给社工一条微信,诉说自己1年的变化。他称自己这一年对身边的一切有了新的看法:以前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不太在乎家人和朋友的劝导,犯了本不该在这个年龄犯的错。

他还表达了对耿马益家社工的感谢:“这段时间我认识了几个与众不同的朋友或者说家人,他们会从一个朋友的角度出发,帮我解决一些问题,也让我明白善良的人真的很美……”

“非常感谢你们对我的帮助,你们对我的帮助有很多,让我比以前更自信,让我更懂得如何做人,我特别喜欢你们,你们热情善待我,对我来说,你们的好永远说不完。”另一名涉罪未成年人小伊也表达了自己的感谢。

到小吉和小伊发来的微信,朱爱萍觉得很欣慰:“这些是他们最想说的话,他们已经把我们当成朋友。”

小吉和小伊还参与设计并出镜拍摄了公益宣传片。朱爱萍说,她曾询问两人为何愿意出镜,小吉和小伊说他们希望像帮助他们的社工一样,参加志愿服务,力所能及地去帮助别人。出镜拍摄公益宣传片,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勇敢的尝试。

张东致说,虽然项目仅半年时间,但与5名涉罪未成年人的联系不会因为项目的结束而中断,他们会根据5人的平时表现和技能培训情况,为他们推荐工作,帮助他们就业,重新回归社会。

“项目只有半年,只帮扶了5个涉罪未成年人,但通过项目和帮教对象的辐射,可以影响更多人。”张东致说。(记者潘 巧 陈绍云)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