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晚上,广州市海珠区格乐利雅国际艺术中心鼓声响、醒狮动,8名残障孩子在舞台上上演了一场独具岭南特色的醒狮节目,原广东省武术协会原副主席、黄飞鸿系第三代传承人黄达生在台下看得目不转睛——这些都是他手把手教出来的徒弟们。也就是这个晚上,他们和众多慈善组织一同在2022广州市社会组织关爱困境儿童音乐会上,倡导社会各界关爱儿童。
实际上,这只是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社会组织联合发力守护儿童的其中一幕。3天后,5月31日,海珠湖畔。广州市、海珠区统战部门和工商联负责人共同启动了海珠区民营企业困难职工子女关爱项目“同心童乐”计划。启动仪式上,广州市正佳慈善基金会向广州社联困境儿童关爱中心捐赠20万元,定向用于该计划,为不同需求的困难职工子女提供多元帮扶活动,并带动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到守护儿童的公益行动中。
海珠区民营企业困难职工子女关爱项目“同心童乐”启动。
“近年来,我们一直在发挥枢纽型社会组织角色作用,搭建广州困境儿童资源整合平台,动员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本土很多关注儿童议题的社会组织一直在未成年人保护的细分板块中深耕,不断发挥作用,守护了一个个孩子的美好童年。”广州市社会组织联合会秘书长焦杨说,未成年人的需求日渐多元,未来,“我们希望可以发挥枢纽能力,推动多方深度协作,为困境儿童搭建更完善的支持网络。”
病房里:善意和爱心,能为他们带去勇气和希望
对于白血病患儿而言,大多要经历200天以上住院治疗的日子。“掉头发”“抽血注射”“CT/B超检查”“没胃口”“好胃口”“化疗”“发烧”“输血”“输血小板”“骨穿”“腰穿”……一段段漫长而煎熬的经历让整个家庭煎熬又痛苦。然而,这个时候,往往也有人尝试输送善意和爱心,为病房里的孩子带来勇气和希望。
2017年,广州市三十七度公益促进会发起“温暖朗读者”关爱困境儿童公益活动,通过定期组织志愿者到广州各大医院为住院的孩子们分享阅读书籍。在“温暖朗读者”的志愿者群里,小学生莎拉的故事便令许多人为之触动。原来,在母亲的影响下,当时才9岁的莎拉在2018年开始跟着母亲参加“温暖朗读者”公益活动,成为了一名小志愿者,从一开始紧张得不愿意开口,到跟孩子们打得火热;从一开始不能独自走进病房,到后来可以一个人为孩子们读书,给许多病房里的小朋友送去了欢乐,也给许多志愿者做出了榜样。
小学生莎拉(左)成为“温暖朗读者”。
如今,因客观原因,不少病房里的线下公益活动无法开展,但为了帮助重症儿童增强对抗病魔的信心,不少社会组织依旧针对重症儿童策划了特别公益行动,为病童诵读绘本、组织线上观展,用绘本、艺术和声音,打破物理空间的阻隔。与此同时,广州也有不少社会组织致力于慈善医疗救助。其中,多个慈善组织参与的珠珠慈善医疗救助平台2020年至今共服务20743人次,联动内部救助资源,资助善款约4793.11万元。
舞台上:铺平障碍,一起看见更多可能性
在2022广州市社会组织关爱困境儿童音乐会上,节目中有一支独舞《左手指月》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忘我的表演让全场观众沉浸在歌舞营造的月夜场景中。观众的目光只被她的舞姿牵引,全然不察舞者李诚婷是一位唐氏综合征少女。
实际上,这些年,李诚婷一直在撕掉“残障”标签的路上,六岁踏上广州2010年亚残会开幕式的舞台;九岁尝试中国舞蹈考级,至今连考十级……一次又一次用满溢的表达欲和感染力惊艳身边的人,也得到了学习舞蹈的机会。但很少人知道,李诚婷的家人也经历过手足无措的时候。当时,没人知道如何陪伴一个心智障碍孩子成长,也就是那个时候,广州市扬爱特殊孩子家长俱乐部正开展一系列聚焦心智障碍群体及其家庭的沙龙活动,李诚婷的父亲加入其中,对一次心理学分享记忆深刻——“专家说要想社会接受自己的孩子,必须自己先接受孩子,这让我们恍然大悟,开始陪伴诚婷找自己的道路。”
李诚婷在一场活动中表演单人舞。
而广州市扬爱特殊孩子家长俱乐部在过去25年,推动政策、倡导融合、支持家长,通过一系列行动,已经服务了上万户特殊孩子家庭。此外,广州也有越来越多社会组织正在聚焦这一群体。同样在2022广州市社会组织关爱困境儿童音乐会上带领孩子们表演的广州市心友心智障碍者服务协会也通过社区心智加油站,开展场景式的自主生活康复训练,帮助孩子从小适应社区生活,融入社区。如今,众多社会组织正在探寻专业化服务,推动社会“残健共融”。
书房里:发挥专业力量,陪伴一起向未来
“老师最近表扬我了,夸我进步很大,我实在太开心了。”就读于从化区鳌头中学的晓烨(化名)向广州社联困境儿童关爱中心的童梦辅导员分享了他的开心事。原来,晓烨父亲生病,家庭经济困难,母亲无暇顾及晓烨的成长和学业,导致晓烨性格内向,学习成绩不理想。
在得知晓烨的情况后,经过评估,广州社联困境儿童关爱中心将晓烨纳入广州社联和广州市家具行业协会联合发起的“筑梦书房”广州市困境儿童家居环境改造项目帮扶对象,并联合广州市家具行业协会等,为他装修改造书房,添置了崭新的书桌和护眼台灯。根据“童梦辅导员计划”,晓烨的“童梦辅导员”对他进行一对一的学业帮扶和心理辅导,帮助他本人及家庭缓解因学业造成的压力及负面情绪,增强自信心。今年4月疫情期间,全市中小学暂停线下教学,广州社联困境儿童关爱中心还安排高校学生志愿者提供线上辅导,确保疫情不缺温情。在童梦辅导员的帮助下,晓烨的成绩有了很大提升。
“筑梦书房”及“童梦辅导员计划”只是广州社联困境儿童关爱中心为困境儿童提供服务的缩影。自2018年成立以来,广州社联困境儿童关爱中心每年“六一”前后都会联动多家社会组织开展 “相伴成长 童庆六一”系列活动,为困境儿童提供多元关爱服务,此外,通过开展“广州社会组织儿童服务论坛”“伴童计划”儿童服务类人才培训交流等,构建专业的交流、资源及培训平台,积极搭建困境儿童服务网络与关爱机制,在树品牌、搭平台、优服务上不断创新,惠及困境儿童已超2万人次。
2022年,社会组织需要“联合公益”
未成年人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是社会组织的责任担当,也是社会组织发展壮大的重要舞台和现实路径。在广州,有许多社会组织聚焦于困境儿童的关爱和救助,但如何在该领域形成合力,共享资源,协同发展,持续开展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活动和服务也是社会多方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早在2018年,广州市社会组织联合会已发起成立广州社联困境儿童关爱中心和广州社联困境儿童关爱基金,通过搭建一个平台,多方协力汇聚资源,不断为困境儿童搭建更完善的支持网络,精准地回应需求和痛点。“目前,我们通过一系列项目联结了更多社会组织,资源整合初见成效,‘筑梦书房’及‘童梦辅导员计划’都是联合公益、定制公益、平台公益的具体体现。”广州社联困境儿童关爱中心秘书长庄秀英说,“但要更好的服务困境儿童,还需要更完整的支持网络,而各个社会组织也需要找到自己的角色定位,精准发挥作用。”
庄秀英透露,“在广州,有很多关注儿童议题的社会组织,还有相关职能部门,针对儿童成长这一涉及社会方方面面的复杂议题,必须多方携手并进,各自定位清晰,发挥各自专业优势。”值得关注的是,目前依托已有的枢纽平台,广州社联困境儿童关爱中心已开始进一步的联动,并在海珠区开展多项公益行动。其中,海珠区民营企业困难职工子女关爱项目“同心童乐”计划将统筹发挥海珠区统一战线成员力量,强化海珠区工商联服务民营经济的职能,针对海珠区民营企业困难职工子女在学习、成长、就业等方面的需求,联动社会组织提供多元帮扶,正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