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汶川大地震爆发前,尽管慈善活动已存在多年,但人们的质疑声不多,关注度也不是很高。正因为有了那场大地震,人们的爱心被充分调动起来,大家在灾难面前所迸发出的慈善激情达到历史巅峰。活跃在抗震救援第一线的各地的慈善组织,特别是全国性规模较大的慈善组织,不仅在行动上作出了很大贡献,而且在传媒上频频出镜,名声鹊起。任何事物在实践和发展进程中,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都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与缺欠,甚至错误。蕴藏在人们心中的批评与质疑往往与之相伴生。或许由于这些组织的光环和救灾行动的急迫性,这些批评与质疑声一时间被掩盖了。时至2010年夏秋之际,人们经过沉淀和反思,首先由媒体发端,掀起一股又一股针对慈善组织的批评、质疑声浪。也就是人们所说慈善“信誉危机”。“中国慈善到底怎么啦?”一时间不但心理准备不足的慈善组织感到茫然不知所措,甚至感到费力不讨好,怨气横生;一些国外传媒也为此而发出惊叹。理论界有人认为这是一股强大的推动力,是促进慈善改革的壮举;也有人认为批评是必要的,但有些言论以爆料的形式出现并不严肃也不实事求是,那种否定一切的非善意批评于事无补,反添其乱。
事过之后,痛定思痛。我们今天有理由从历史、现实和发展角度,对这些事件的发生和它的影响给出更加清醒客观的认识。这对未来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无疑是一种宝贵财富。
首先,作为一级慈善组织没有理由拒绝批评和社会监督。我们必须认识到,我们所从事的慈善事业是一项高尚的、圣洁的事业。在通常情况下,人们对这项事业易于求全责备。从正面讲,它反映了这一高尚事业在广大民众心中的分量。也折射出慈善组织及广大慈善工作者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欢迎批评与监督,这是广大慈善工作者应有的健康心态和行为准则。
其次,客观地讲,尽管人们对这项事业期冀完美,但在实践中并未尽善尽美。在这一新的领域,由于缺乏经验,专业技能不足,人才缺失,机构制度不够健全以及运作机制、体制上与发展形势不够适应等原因,目前还不能更好地满足慈善事业发展的要求和广大民众的愿望。个别慈善组织无作为和乱作为以及出现的以善谋私的腐败现象,个别慈善工作者缺少应有的爱心和责任心,都在客观上对慈善事业产生了负面影响,严重破坏了慈善组织的社会公信力和大众信誉。我们正视这样的客观事实,丝毫不会否定绝大多数慈善工作者的奉献与辛劳;更不会抹煞慈善业绩的辉煌。心中无愧,事业无悔。克服弊端,放下包袱,沿着健康发展的慈善之路前行,这不正是我们大家所需要的吗?
第三,慈善组织和广大慈善工作者要主动自觉反思,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励精图治。慈善事业既是一项光荣事业,也是一项艰辛的事业。有缺点和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固步自封,讳疾忌医,不思改革与进取。我们相信,只要坚持改革创新,坚持加强内部治理,坚持依法依规科学有序有效运作,坚持以人为本转变改进作风,坚持信息公开及时披露,坚持接受社会监督,失去的信心可以复生,缺失的信誉可以重塑。
慈善组织的信誉,不靠牌子大小,不分公募非公募,靠的是实践中的贡献与作为,靠的是管理的质量和成效,靠的是服务的责任与作风,靠的是机制与体制的科学规范,总之,它是长期实践积累的结果。“风行水上,自然成纹”。多一份挑战,多一份竞争,多一份选择。你做得好,群众信任买你的帐,做得不好,群众自然会弃离而去。从宏观和长远的发展眼光看,这并没有什么不好。我们也同样有理由相信,广大民众经历过“慈善信誉危机”的洗礼,他们的经验会变得越来越丰富,头脑会变得越加理智清醒。那颗永不动摇的慈善之心始终如一,既不会因小失大拒绝捐赠,也不会不加思索和判断,盲目跟风。
有人说,“慈善信誉危机”一经发生,很难找回。这似乎低估了群众的觉悟和慈善组织的信心与行动。事实证明并非如此。因此,我们可以满怀信心地讲,只要扎实工作,艰苦努力,重塑慈善信誉不会遥远。
中华慈善总会顾问 刘国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