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这批捐助的饮料到期日期为8月8日,捐赠时距离到期日期不到一个月。这也正是这次捐赠被质疑和批评的注脚所在,毕竟,如果不注意或是发放延迟,送到灾区群众手中的就可能是过期食品。即使是挟着捐助的善意,也可能会招致责诘的后果,如果引起事故,甚至还需要承担更多责任。
但退一步讲,事情真这么严重吗?按照有关人士的解释,“在捐赠之前明确告知接收负责人产品临近过期,对方请示领导后同意接收”。换句话说,这种捐赠并非是有意欺瞒,或者是故意甩掉“过期”饮料包袱,而是一种基于道德意义上的实实在在的捐赠。尽管这种捐赠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完美,但并没有影响捐助的实现。对于灾区群众来讲,在居住环境、饮食条件等都还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并不过期的饮料,也大可解燃眉之急。
正如在新闻跟帖里有网友提到的那样,对慈善捐助不能患上道德洁癖症。宽容慈善捐助者的不完美,甚至不足,才有可能鼓励慈善奋勇前行,特别是在当前慈善还羸弱踉跄,频频被质疑与批评的语境下,消弭慈善捐助中的洁癖症,显得弥足珍贵。
事实上,在这起美中不足的捐助背后,也同样提醒我们,慈善不仅是一种善良与爱心的涌动与行为,同样需要专业来护航与勘误。正如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提到的那样,“必须纠正慈善事业不需要专业管理的观念”,慈善事业和慈善组织的发展需要具有专业管理的人才和具有专业技能的人才共同参与到管理中。
就如这次被质疑的快要过期饮料捐赠一样,如果工作人员足够专业,一是可以在捐助之初,就明确如饮料之类的保质期限制,以及是否可以接收;二是在接收快过期饮料后,统筹兼顾,先发放保质期较短的饮料,再发放保质期较长的饮料,也能减少不必要的尴尬。看似汹涌潮动的洁癖症背后,依然暴露了慈善救助机制背后的不足与缺憾,这一点,尤须我们警醒与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