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上午10点29分,35岁的IBM深圳公司管理人员梁娅倒在深圳地铁蛇口线水湾站C出口的台阶上,并保持这一姿态达50分钟。监控录像显示,在梁娅倒下后有发出求救的动作。其中有多位市民从旁边经过,有的看了看就走了。地铁两工作人员赶到后,只是在旁边守着,没有人将梁娅扶起来,也没有采取急救措施。(《南方都市报》2月27日)
针对这起“没人扶”,有人讲,不是不想扶,而是不敢扶,怕万一出事把自己陷进去。有人讲,不是不想扶,而是不会扶,一般人并不具备急救的知识。但事实却是有人选择无视地走过去了,而且正如梁娅的姐姐所想问的:“为什么让妹妹在冰冷的地上躺那么久?50分钟里,没有人去扶她,也没有人给她盖件衣服?”仅仅“盖件衣服”,需要专业知识吗?“不敢扶”和“不会扶”,恐怕有同质的成分。
唯一让人不是那么失望和寒心的是,没有人公开说“不想扶”。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是存在善念的,只是因为各种原因,没有表现出善举。每一起道德悲剧发生后,几乎都能见到这一点。而浏览一下网友留言,这一点表现得更加明显。“常怀善念”值得肯定,但正如一句老话“说得好不如做得好”,一个社会的道德水准从来都与看客无关,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从来都不是善念标尺的。如果只剩下善念,那社会距离我们的期望,只会越来越远。
曾经看过一则报道。爱沙尼亚山林里生活着两种鸟:长尾鸟和多多鸟,它们共同的天敌是树蛇。长尾鸟目光敏锐,但它天生胆小,见到树蛇后就会立即飞走,躲得远远的进行示警。而多多鸟,虽然没有长尾鸟目光敏锐,但它发现树蛇后,会整天上空盘旋,一旦发现哪只鸟想要在此栖息,就会飞过去,把那只鸟撵走为止。鸟类专家指出,这两种鸟都有善心,但长尾鸟胆小,而多多鸟却以善举挽救了许多同类。两种鸟都有善念,但其对善的诠释却带来了不同结果。这一故事启示我们,一个善举可能比十个善念还要宝贵。
“善念”和“善举”之间的距离,也是一个社会与文明的距离。很多人都扼腕于社会转型期的“人心不古”,都喟叹市场经济对道德世界的巨大冲击,都在感慨“扶人有风险,行善需谨慎”。不排除在道德的天空存在雾霾,可也不要因此否认“晴朗的天”。不要选择性忽视了在身边,“扶不起”的只是极少数,大多数的故事还是“好人好报”。就这一事件而言,在地铁出口,不仅有摄像头这个物证,也有行人这个人证,的确不是所有人都懂急救知识,但停止匆匆而过的脚步,停下来关心一下,哪怕只是“盖件衣服”,又有什么难的?又有什么风险?
善念诚可贵,善举价更高,常怀善念更要常行善举。马年央视春晚小品《扶不扶》在一句台词:“这人倒了咱不扶,这人心不就倒了吗?人心要是倒了,咱想扶都扶不起来了。”这值得每一个人思考。当下很多人都在探讨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不是什么“大道理”,很多时候它是一种担当,是一种身体力行,是从自我做起、从小做起的择善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