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益市场化是大势所趋,笔者曾有论述。现就公益的市场化逻辑作一探讨
“公益”与“市场”,一个以非营利为要旨,一个以利益为导向。这两个看似没有交集的概念,实际上有着天然的、不可分割的紧密关系。在众多影响经济运行的市场因素中,资源要素投入和效率在公益和市场之间发挥着最为关键的纽带的作用。显而易见,作为一项以公共利益为要旨的事业,公益需要公众及不同主体的广泛参与,尤其是资金、物力、时间等要素资源的投入。大凡有投入都有产出要求,也即有效率要求。由此,从市场是优化资源配置效率的手段视角看,公益事业一样需要市场手段,需要插上市场化的翅膀。
虽然市场需要利益的驱动,但市场的效率基础并不需要一定以自利为前提,也不一定须经由利益机制传导,竞争机制、信息机制以及由此产生的激励才是市场效率的真谛。市场是诸多制度的集合,价格、利润等各种市场制度,能够提供有关市场活动是否有效率的信息,竞争则能够提供使相关信息被充分利用的激励。以价格机制为例,其精妙之处首先在于竞争过程形成的价格是一种资源利用方式的发现机制,竞价过程使得具有能够最大化利用资源品预期的个体以最高价优先获得资源,保证了资源最优利用的可能性。也即,竞争及由此形成的价格具有发现资源利用方式信息的功能,这些信息成为优化资源配置的基础。价格的另一精妙之处在于它还提供了个体过去利用资源的计划是否成功的信息,并以利润的方式形成优胜劣汰,这种纠错功能在动态层面保证了真正具有资源利用效率的个体得以胜出。总之,竞争的推、拉作用所形成的价格内含着个体计划以及过去如何利用资源的信息,竞争的优胜劣汰机制则提供了充分利用这些信息的激励,此即市场优化资源配置之妙。在这个层面上,可以认为市场化的本质是基于竞争与信息的要素配置效率优化过程。公益市场也是在经济、要素、运行、评判等各方面体现竞争与信息要素配置效率优化的。
如何让更多的公众参与到公益事业中以及如何让需要的人切实获得帮助(或者说是事实存在的公益需求),是公益事业要解决的两个关键问题。其中,让需要的人切实获得帮助是更多公众参与公益事业的前提,这要求公益组织切实能够把公众捐赠最有效率地使用。能够用好捐赠的公益组织把公众的爱心价值最大化,需要的人获得了帮助,激发了更多公众的爱心参与,形成一个正反馈机制,此即公益市场良性发展的轨迹。问题是,公众如何才能够发现有效率的公益组织?设想如果公益组织的进入门槛相对容易,众多公益组织需凭借计划以及过去的业绩去争夺公众捐赠,竞争的优胜劣汰机制一方面会给公众提供公益组织的能力信息,另一方面也会激励公益组织不断提高公众捐赠的利用效率。这种竞争机制与信息机制正是市场化的本质,也是公益组织效率的基础。提高公益事业的投入产出效率,同样需要市场的竞争机制与信息机制所提供的效率保障,此即公益的市场化逻辑。
在利用市场机制方面,与营利性组织比较,一个最大的区别是公益组织因非营利性特质而缺少衡量业绩的利润指标,从而公众不容易获得公益组织的能力信息,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扭曲竞争机制的作用,甚至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也即,公益市场化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技术问题是,如何衡量公益组织的业绩。这当然会涉及到评判的市场性过程。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目标及使命上差别,会进一步加大衡量公益组织业绩的难度。目前,公益组织业绩衡量虽仍然是一个世界性的技术难题,但解决问题的重点之一已为大家所认同,就是公益组织信息透明化。只要公益组织信息透明化,即使没有便捷的利润衡量指标,雪亮的众眼也是能够做出有效的判断。
作者:钟惠波、崔子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