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本版连续刊发的《如何提升我们的社会文明》系列评论,聚焦发生在公共场域的不文明现象,引起网友热烈讨论。正如一位网友的留言,“人人都应做榜样”,在文明广场,如何才能遇见更好的自己?本期大家谈,我们选刊三篇来稿,与读者一起为不文明行为把脉问诊,共同提升全社会的文明水位。
——编 者
守好未见之处的文明
李荣灿
网上流传某大学录制的视频,令人深思:一草坪长期被来往人群践踏,几乎走出了一条路。即使竖起了“请不要践踏草坪”的标语牌,但依旧被忽视。后来,标语牌上画上一双大眼睛,写上“我看见你了,请绕路走”,结果来往行人四处观望后,都纷纷选择绕路。正如视频片尾的启示语“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讲文明”,文明不是一场表演,而是一种自始至终的自觉。
环境的变化,或多或少会对人的行为产生影响。比方说,周围无人,垃圾桶又离得远,很多人就会乱扔垃圾;有些司机发现路上有监控时遵守规则,没有监控时就出现闯红灯等违反交规的情况。可见,当“有人看见”变成“无人发现”之时,当“熟人空间”切换成“陌生人环境”之后,文明的细节容易被淡忘。
文明不仅是我们追求美好生活的高度,更是我们丈量自身行为规范的尺度。唯有自律与他律形成有效的对接,心底才会有一双眼睛,时刻守好“看不见”的文明。
带头培养“文明的默契”
张凤坡
在公园门口看到这样一幕:左侧的自行车棚杂乱无章,右侧的自行车棚整齐划一,区别在于右侧的先来者是摆放好再走,后来者就会产生“文明的默契”。由此可见,一个人的文明行为可以产生“放大镜”效应,反映个人的道德修养,也带动身边人的文明风尚。
比如,对学生来说,教师的言传身教可以激发内心的文明细胞;对孩子来说,父母的举手投足能够种下文明的种子。很多时候,文明就是在手递手、心连心的传导中不断升温。又比如在食堂,有人用完餐主动把餐盘送到残食台,其他人就会效仿;在电影院,放映结束后有观众主动把座位上的垃圾带走,其他观众也会自省。文明的榜样从来都不需要仰视,反而都是生活中常见的情景、公共场所寻常的举动。每个人都是文明社会的一分子,都能通过自己的文明之举,产生积极的社会影响。
文明是规范社会行为的共识,也是个人修为的外溢,需要人人遵守,形成氛围。通过文明的传导与放大,一人之举也会成为影响和带动社会文明之风的示范和引领。
勿忘淳朴民风的浸染
宋 威
人们精心挑选平整方正的石头摆放在小溪中,几番精心踩踏,形成“搭石桥”;急着赶路的老人,发现搭石不稳,及时调整,满意才肯离去;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一行人走搭石,动作协调有致,声音踏踏,轻波漾漾。
有篇名为《搭石》的短文,让人心间溢满温暖的同时,不禁沉思:我们的路越来越宽阔,文明的路却不能越来越窄,窄到只能看见自己,而无法顾及别人;我们能轻松过河,却还要渡过人与人之间的“河流”,不能“一言不合”就开怼;我们的世界越来越大,淳朴友善的本性却不应该被“雪藏”。
一篇课文,让人看到:现代文明的广场,也应该建立在传统社会的根基之上。敬业、诚信、友善等等,也是淳朴民风中的文明因子,激活了,发扬了,就能带我们处理好“陌生人社会”的文明难题。如果说法治和规则是现代文明的“骨架”,那么道德规范则是“根”和“魂”。传统文化中的朴素因子不仅不应该被“封存”,还应该成为滋养现代文明的源头活水。不妨放大中华传统美德中自然、淳朴、友善的优秀基因,在文明素养的共识下自觉传递。
《 人民日报 》( 2018年11月22日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