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中国慈善新闻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慈善资讯 > 评论-观点 > 详细

“最牵挂的一件大事”

2019-05-07 08:26:09  来源:

“脱贫攻坚是我心里最牵挂的一件大事。”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探访位于武陵山区的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实地了解“两不愁三保障”的落实情况,帮助困难群众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

一家一户柴米油盐小账本,牵动着党和国家的大账本。医疗、教育、住房等民生枝叶事,影响着治国理政的谋局定向。“走得远、看得全、问得细、想得深”,有媒体曾这样概述习近平总书记国内考察的特点。每到一处考察,习近平总书记必问政策、算账本、聊变化,询饥饱、问冷暖、恤困苦,把党中央的牵挂送到乡亲们心里,把群众心愿转化为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千山万水走遍,千家万户访过,习近平总书记访贫问苦的身影、细致入微的关怀,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的为政初心、“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的奋斗追求。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看脱贫攻坚工作做得怎么样。习近平总书记曾动情地说:“我是人民的勤务员,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初心、宗旨。”党的十八大以来,从河北阜平的骆驼湾村到湘西十八洞村,从甘肃定西到四川凉山,习近平总书记不辞舟车劳苦、不畏山高路险,察真情、看真贫、谋真招,所到之处无不留下对贫困群众的深情牵挂和对扶贫工作的敏锐思考。“国家越发展,越要把贫困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好。”真挚的话语,坚毅的笃行,让人们深切感受到大国大党领袖的人民情怀。

立下愚公志,搬走贫困山。有研究表明,当一国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10%以下时,减贫就进入“最艰难阶段”。从“吹糠见米”到“滚石上山”,脱贫攻坚入之愈深,其进愈难。如何啃下深度贫困这块硬骨头,如何打好脱贫攻坚战?在湖南省十八洞村,首次提出“突出重点、加强对特困村和特困户的帮扶”的“精准扶贫”理念;在河北张北县,要求“把扶贫开发、现代农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此次重庆考察,强调“把‘两不愁三保障’各项措施落实到村、到户、到人”……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挂帅出征,足迹踏遍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没有比人更高的山,这个旅途的哲理,用来形容脱贫攻坚的征途同样合适。

名非天造,必从其实。连续6年平均每年减贫1300多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的10.2%降到2018年的1.7%,举世瞩目的减贫成就充分说明,“深度贫困是完全可以战胜的”。这犹如一座无声的丰碑,镌刻下我们党执政为民的庄严承诺、励精图治的坚定信念。把人民放在心上,把使命扛在肩上,没有什么力量比“为民”两字更为气势磅礴。只要用真心、下真功,尽锐出战、合力攻坚,必会如石柱县乡亲们所说的,“吃得黄连苦,换来蜂蜜甜”。

“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存在的绝对贫困问题,将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里历史性地得到解决。这是我们人生之大幸。”习近平总书记曾这样宣示。上下同心,撸起袖子干,挥洒汗水拼,我们一定能攻克贫中之贫、困中之困,让人民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让伟大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 人民日报 》( 2019年04月18日 04 版)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