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行动不但推动国家政策改变,而且也令人们对待公益的态度有了很大转变,《公益中国》两周年盘点,与您一起推动社会进步。
许戈辉(主持人):2013年1月5日《公益中国》第一次在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这是一个特殊的时间点,之前2008年,汶川地震掀起一场前所未有的全民慈善运动,开启中国现代公益元年,之后郭美美事件又让中国许多老牌公益慈善机构元气大伤,公益界陷入另一场地震,民众的热情降到冰点。2012年年底,中国传统慈善机构正经受着断臂之痛,公益草根不断挑战原有的计划慈善旧秩序。中国公益从未如此需要浴火重生,《公益中国》在此时孕育而生。
关爱同性恋患者,扩展社会宽容度
公益可以推动社会认知的进步,在两年时间里,《公益中国》关注过同性恋、抑郁症、艾滋病等边缘人群的话题,尝试扩展社会对这些人群的宽容度。2013年《公益中国》第一次把尽头对准同性恋群体,在同性恋亲友会节目的录制过程中,一位同性恋家长勇敢的参与录制。
章凌轩,今年25岁,是一名服装与平面内容的设计师。从少年时代便意识到自己的性倾向与众不同,直到2011年大学毕业后一年才向母亲承认。2013年民调采访的结果显示,大部分家长不接受同性恋,但2014年,经过一年的时间,社会对同性恋的认识更宽容,同性恋家长也更加理解孩子。
免费午餐计划发起人:让山区孩子吃上午餐
许戈辉:公益有可能推动国家政策的改变,比如:免费午餐和关爱抗战老兵项目受到大量捐赠,也集结众多志愿者,更大的意义在于促使国家把营养午餐作为重要投入,带动整个政府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公共责任;在于政府把更多的抗战老兵纳入社会保障范畴,唤醒整个民族对历史的良心。尽管政策推进,但是需要漫长的坚持和等待,期待政府与民间互动能够更多。
免费午餐计划由《凤凰周刊》邓飞和上百万名捐赠者在微站上启动,在《公益中国》的第二期节目中请来发起人邓飞。他的最初想法,让贵州山区小学的每一位学生吃上午餐,六个月时间内,免费午餐项目直接推动国务院政策变革,中央每年拨款160多亿元,为这些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提供营养膳食补助。之后,免费午餐又变为辅助午餐,推动活动的持续进行。
自由摄影师解救“垃圾围城”,引发关注
许戈辉:发展才是硬道理,它不仅给许多家庭带来生活上新的问题,更给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节目中来过王久良的小伙,他曾经骑着摩托车从社区开始追逐垃圾车的去向。走访北京周边四五百个垃圾场,拍摄5000多张触目惊心的垃圾围城。而这些垃圾围城的中心正是祖国的首都—北京。
许戈辉:公益之路任重而道远,很多公益项目其实无法在短时间内看到成效,他们没有夺人眼球的噱头,没有一鸣惊人的成就,但仍然有很多公益人前赴后继的积累着一点一滴的微小改变。就像冰心写过的一段话“谁道爱和同情,在生命中是可轻藐的呢?爱在右,同情在左,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的香花弥漫。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也不是悲凉。”
回访公益小人物,推动公益事业发展
许戈辉:关注过《公益中国》节目的人们,还记得地雷村、光头侠、性侵女童等这些词语吗?还牵挂这些词语背后的鲜活生命和背后的故事吗?比起轰轰烈烈的公益行动,更关注有血有肉的个人,那些在节目中出现过的小人物,他们过的怎么样?
2014年3月节目中得知晶晶得了白血病,虽然身体抵抗力很弱,也容易生病,但她用乐观开朗的心态和病魔周旋,时隔一年,病情得到了控制,现在回家属于维持治疗,让我们一起期盼晶晶能够早日康复的同时,也希望公益事业能够蓬勃发展。
许戈辉:过去的两年里,我们通过电视节目对中国公益做了一次抽样调查,我们似乎打开了一扇窗,看见这些公益人在茫茫的荒原上前行,在纷乱的洪流中坚守,我们更希望自己的节目给他们一种结伴同行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