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大会现场。 胡远航 摄
中新网昆明11月22日电 (记者 胡远航)22日,“第十四届全国野生动物生态与资源保护学术研讨会暨第九届中国动物学会兽类学分会全国代表大会”在云南昆明启幕。来自中国及日本、尼泊尔、肯尼亚等国的近600名代表,就野生动物分类、生态适应等主题进行交流。jjjjjjjjjjjjjjjj
此次会议由中国动物学会兽类学分会、中国生态学会动物生态专业委员会、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科技委员会和国际动物学会联合主办,为期2天,内容包括3个大会报告及19个专题,涵盖草原动物、灵长类、两栖爬行类、鱼类、鸟类、兽类、猫科、熊类等众多领域,共有224个口头报告,51份墙报,282篇会议摘要,堪称一场围绕野生动物生态与资源保护的多学科交叉学术盛宴。
在特邀报告环节,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杨光以《为什么长江江豚是一个独立物种?》为题,分享其团队通过研究为长江江豚发表“独立宣言”的故事,也展现科学研究对物种保护的积极作用。
“一直以来,长江江豚与东亚江豚一直被学术界认作是窄脊江豚的两个亚种。我们通过大样本全基因组测序,发现了长江江豚与海洋江豚之间存在着显著而稳定的遗传分化,支撑长江江豚是独立物种的判断。”杨光介绍称,目前,长江江豚的数量仅约1000头,种群衰退趋势非常明显。长江江豚的“独立”,也有利于提升其保护的重要性、紧迫性。
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院长李德铢认为,当前,全球正面临第六次物种大灭绝,人类活动系最大影响。对此,学术界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广大科学家应从最起码的物种编目,及基因编辑等领域入手,维护生物多样性。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总工程师尹峰呼吁,科学家除了关注明星物种,还应将研究的目光扩至更广领域;同时,要敢于在野生动物保护上发声;坚持野生动物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