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中国慈善新闻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慈善资讯 > 动物保护 > 详细

从藏羚羊到长颈鹿 中国这项建设和“动物界”交朋友

2021-10-30 09:02:04  来源:

中国可可西里卓乃湖畔,藏羚羊穿越青藏铁路聚集于此,给寂寥的荒原带来生命热潮;肯尼亚两大国家公园内,以长颈鹿为代表的众多野生动物经由蒙内铁路迁徙,在广袤的东非大草原上呈现生命奇观。

从藏羚羊到长颈鹿,从青藏铁路到蒙内铁路,野生动物与中国建设项目共生共存、美美与共。

藏羚羊穿桥过 长颈鹿不低头

每年5月至7月,是“高原精灵”藏羚羊为产羔而迁徙的季节。感受到大自然的“呼唤”,来自青海三江源、新疆阿尔金山、西藏羌塘的雌性藏羚羊,成群结队,浩浩荡荡地前往可可西里卓乃湖,奔赴一场“生命之约”。

2006年,青藏铁路正式通车。这条直穿可可西里的“巨龙”并没有造成自然保护区的地理分隔,藏羚羊年复一年的迁徙路线也依然照旧,这背后得益于野生动物迁徙通道的建设。

高架桥梁,以桥代路。青藏铁路工程师考虑到修建铁路可能阻挡藏羚羊等野生动物迁徙的问题,因而从位置、宽度和高度等多方面匹配当地野生动物的实际情况,修建了33处野生动物通道。

八年后,连接肯尼亚蒙巴萨港和首都内罗毕的交通要道——中非共建的蒙内铁路遭遇了同样的问题。由于蒙内铁路穿越内罗毕国家公园和察沃国家公园,且后者为肯尼亚最大的野生动物保护区,蒙内铁路建设对野生动物和环境的影响一度引发当地环保人士的广泛关注。

“蒙内铁路建设的设计过程中,我们针对环境影响采取一系列措施,借鉴荷兰A50公路、德国B38公路,以及中国青藏铁路的设计经验。”时任中交铁道总院蒙内铁路设计总工程师张景桥说。

在调研野生动物生活习性和迁移路径的基础上,蒙内铁路全线共设置大型野生动物通道14个、桥梁79座。所有桥梁式动物通道净高均在6.5米以上,长颈鹿不用低头即可通过。此外,还在大河处适当延长跨河桥梁引桥,加高桥梁高度,方便动物通行。

可以说,蒙内铁路保障了所有类型野生动物都能自由通行。肯尼亚野生动物保护局局长基蒂利·姆巴西说,他曾沿着蒙内铁路调研,没有看到任何铁路对野生动物造成不利影响的迹象。

绿色铁路 保驾护航

在保障野生动物迁徙之路的同时,为野生动物打造一条绿色之路也同样必不可少。

这条绿色之路,在于动植物并重。野生动物的生存发展与其所处环境中的植物唇齿相依,铁路建设无法回避如何保护植被覆盖这一问题。

青藏铁路采取“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的方法,在铁路沿线构建了一道长达700余公里的“绿色长廊”。蒙内铁路则注重保护蒙巴萨红树林湿地公园的红树林,尽可能减少砍伐,预埋多处过水管涵,保证红树林正常生长。

这条绿色之路,在于保护环境。铁路建设和运营难免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减少污染是关键。

青藏高原的原始生态环境在全球占有特殊的地位。为此,青藏铁路采用了全封闭的25T新型客车车体,车体设有先进的污水和污物收集系统。“列车上的厕所、洗面间的污水都是集便式装置,不会直接排到线路上……”中国铁路青藏集团公司西宁客运段列车长贡九曲珍说。

作为途经肯尼亚两大国家公园的基础设施,蒙内铁路侧重保护已有自然环境。中国路桥肯尼亚办事处总经理李长贵表示,蒙内铁路合理利用既有交通走廊,减少对自然保护区整体生态系统的二次分割,减少土地浪费;内罗毕国家公园内安装声屏障,降低列车通过时的噪音。

基建环保 携手同行

对于借鉴青藏铁路经验的蒙内铁路,世界自然基金会全球总干事马可·兰博蒂尼曾称赞说:中国企业已证明,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做到环保。

野生动物与中国基建工程“交朋友”,正是中国工程建设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动体现。从青藏铁路到蒙内铁路,中国工程建设的生态保护意识不断提高,环境保护经验不断丰富。

藏羚羊保护专家、陕西省动物研究所(西北濒危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吴晓民表示,在多方保护下,近年来藏羚羊迁徙产仔的路径、区域逐年扩大,藏羚羊的产仔地、栖息地以及迁徙通道的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铁路或许对野生动物的活动产生影响,但动物通道对动物恢复正常活动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肯尼亚保护野生动物公益组织“拯救大象”研究部负责人本森·奥基塔博士如此评价蒙内铁路。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旅游频道更是将“乘坐蒙内铁路列车”列为到肯尼亚最值得做的20件事之一。

可爱的生灵被中国建设者温柔对待,这份善意终将转化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图景。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