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9日,由武汉市小动物保护协会主办、日和山茶品牌等企业支持的“爱心汇聚,萌动新岁”新年年会活动在季佳PAI圆满举行。武汉市小动物保护协会会长杜帆对《武小协的2024》进行了全面总结,系统回顾了过去一年协会在小动物保护工作中的成果与经验。华韵奖·全国高校数字创新设计大赛执行主任张楚建、执行秘书长彭雨田、副秘书长施宜辛,以及华韵奖顾问、世界中联中医药与书画产业分会康恩玲老师受邀出席活动,并就合作事宜展开深入探讨。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公益与文化的交融,更是一次社会责任与创新实践的有机结合。华韵奖组委会专程邀请了中国楹联学会书法艺术研究会会员、湖北省书画家协会孝感委员会常务副会长汪明方老师为武汉市小动物保护协会题字,将非遗设计与公益紧密结合,进一步提升了公众对小动物保护的关注度,为后续公益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非遗与公益的深度融合:为动物保护注入新活力
2014年3月,《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依托丰厚文化资源,丰富创意和设计内涵,拓展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利用途径。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见》也强调,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此政策引领下,华韵奖全国高校数字创新设计大赛组委会与武汉市小动物保护协会达成合作,共同设立了首届“为动物保护与家园而设计”公益赛道。该赛道以动物保护为主题,鼓励参赛者从动物生活、生态平衡、文化传承等不同视角进行创作。参赛者可以通过将小动物产品与景点特色相结合,打造具有代表性的文创系列;也可以通过动画、漫画短片等形式,讲述小动物救助的感人故事;还可以利用交互设计开发与小动物保护相关的游戏等。这一举措旨在凝聚高校创意力量,为小动物保护事业注入全新活力与创新思维,推动动物保护理念在青年群体中广泛传播。
武汉市小动物保护协会作为武汉市唯一在市民政局备案的纯公益性质流浪宠物救助机构,始终以保护动物、维护动物权益为己任,积极倡导“领养代替购买”和文明养宠理念。协会会长杜帆表示:“高校学生是社会发展的未来栋梁,他们富有创造力和激情。借助华韵奖的平台,能够将小动物保护的理念融入到充满创意的数字设计作品中,以更具吸引力的方式触达更广泛的人群,为小动物保护事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华韵奖副秘书长施宜辛也表示:“本次合作是大赛对社会责任的积极践行,也是拓展赛事内涵、培育学生社会担当意识的重要举措。希望通过公益赛道,激发高校学生的创作热情,让数字设计成为传递公益力量的有力媒介,掀起关注小动物保护的热潮。”
墨香医韵,共绘社区新春文化长卷
在2025年乙巳蛇年新春佳节来临之际,华韵奖·全国高校数字创新设计大赛组委会与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药与书画产业分会携手,在武汉关山街剑桥春天小区成功举办“墨香凝福,医韵迎春——2025年春节送福送健康”公益活动。此次活动将传统文化与社区生活紧密结合,为社区居民送上了一份饱含文化底蕴与新春祝福的厚礼。
活动现场,华韵奖执行主任张楚建、世界中联中医药与书画产业分会代表康恩玲老师,以及中国楹联学会书法艺术研究会会员汪明芳老师、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潘百千教授、湖北日报资深媒体人彭秋林、中国楹联学会及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廖世杰老师等书画名家齐聚一堂。他们以笔为媒,以墨传情,在红彤彤的春联纸上挥毫泼墨,为居民们书写出一副副寓意吉祥的春联和“福”字。墨香与年味交织,现场充满了温馨与欢乐。
此次活动不仅将中华传统书画艺术与新春佳节紧密结合,还为华韵奖注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活动期间,汪明芳老师和廖世杰老师欣然为华韵奖赛事题字。汪明芳老师对华韵奖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指出:“赛事打破传统局限,聚焦高校数字设计领域,深度挖掘年轻群体的创意潜能,搭建起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创新平台,对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廖世杰老师也表示,华韵奖鼓励大学生运用现代数字技术展现艺术创意,既顺应时代潮流,又为传统艺术赋予了新的生命力。
华韵奖大赛组委会表示,两位老师的题字为赛事增添了厚重的文化底蕴。赛事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鼓励参赛学生在作品中深度融入传统文化元素,推动数字设计创新,创作出更多兼具文化内涵与创新精神的优秀作品。此次送福公益活动,是华韵奖赛事在文化传承与创新实践道路上的一次生动实践,未来赛事方将继续秉持这一理念,整合各方资源,开展更多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动,持续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深度融合,为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贡献力量。
http://www.hubeitoday.com.cn/post/7/206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