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 一周观察
2014年春节,广东在短短的十日内,经历了冰火两重天的境地,气温陡降20余摄氏度。阴湿的日子可苦了流浪街头的人群。窘境中,珠三角各地反应迅速,针对露宿者采取了各种应急救助措施,大大小小、遍布于市内的救助站及时敞开大门。
料峭春寒时,深圳与中山的救助站却温暖异常。深圳市救助站自春节伊始,便实行开放式救助,降低救助门槛,24小时为街头露宿者提供服务。同时,深圳启动“情暖鹏城”的社工救助项目,社工机构主动承担起对原特区内的四个区域(福田、罗湖、南山、盐田)提供街面应急救助服务。春节至今,救助站平均每日留站受助约230人,最多时接近300人。
而在相隔不远的中山,市内的应急避护场所在寒潮袭来前,也都及时敞开大门,欢迎露宿者前往,同时开展街头“送暖”活动。从春节以来,共救助了87人次,并为80人提供了乘车凭证返乡。全市民政部门均24小时值班,并对辖区范围内的低保户、五保户、因病致贫户、低收入家庭、孤儿、孤老复员军人和重点优抚对象等的生活居住情况、御寒衣被、疾病治疗以及防冻等进行全面调查摸底,确保他们有足够的食物和御寒衣物。
但在东莞与佛山,救助站却与这天气一般,遭遇寒潮,门庭冷落。东莞救助站的工作人员不得不拿着物资,走上街头,分发给当地露宿者,同时开展露宿者街头劝导行动,希望他们能跟随自己回救助站避避寒,可惜最后收效甚微。佛山的救助站也同样冷清,全市救助站及各区救助执行点从寒潮初至时,便上路巡逻,为需要帮扶者送上保暖物品,并在露宿者聚居处,加强夜间的巡逻与救助。
流浪在外的人们,不愿去救助站的原因,或许各有原因,这一次,我们尊重他们的选择,同时也为他们准备好退路。在这次寒潮中,珠三角各地难得地采取了一致的行动方式。
文字整理:南都记者 邢晓雯 实习生 林素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