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他教人离开乡下往城里跑……”,这是著名教育陶行知先生1926《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的一句话,但如今近九十年过去了,但是“乡村教育怎么走”的问题却仍然没有得到解决。
近日,一个致力于改变乡村教育生态的“烛光行动——乡村资教计划”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据了解,该项目倡导“资教”,“烛光行动”招聘当地教师教当地孩子,并用待遇留人,情感留人,发展留人的方式保证教师队伍的稳定和教学水平,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那么,造成乡村教育问题的根源何在?公益又能为乡村教育的改变带来什么?带着这些问题,《善达网》采访了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教授。
老师待遇低是核心问题
善达网:目前,如何发展乡村教育是当前中国教育最主要的问题之一,您如何看待乡村教育的现状?
熊丙奇:农村目前采取四级学校体系,中心小学统管完全小学、非完全小学、教学点,办学局面非常困难,师资流失现象非常严重。非完全小学、教学点更存在一个空虚化的问题,办学条件也很困难,面临“被自然消亡”的现象。
善达网:师资匮乏是目前乡村教育面临的最大问题。
熊丙奇:乡村教育的师资力量是非常薄弱的,很多乡村学校的师资大多是聘请的临时代课教师,而且待遇很低,根本留不住人。还有很多课程开不起来,比如体育、音乐、美术等学科基本上是没有专业教师教,或者由其他非专业老师代课。
再者,地方政府在改善乡村学校办学条件时,还存在重硬件轻软件的问题,比如说,很多学校虽然虽然都建有宏伟的教学楼,以及多媒体教室、电脑房等教育教学设施,但利用效率很低,根本没有教师来辅导。硬件条件上去了,但是最大的“软件”——教师问题却没有解决,教师是教育的灵魂,讲台上没有了教师,乡村教育能有什么改变?
善达网:您认为问题的根源在哪儿?
熊丙奇:最核心的问题就是教师待遇问题,在发达国家,诸如美国和日本,在乡村学校任教的老师收入要高于城市学校教师,其道理很简单,乡村教师的待遇高于城市地区,由于待遇高、乡村生活成本低,教师才愿意到乡村任教。我国却完全颠倒,越是没人愿意去的地区,工资待遇越低。
教师待遇的背后其实是现在的教育体制问题。现在来说,各地老师的待遇保障还是以县乡财政为主,这就导致一个问题,那些经济条件差的县乡,由于财政较弱,别说提高收入了,教师的基本待遇都很难得到保障。还有,通过县的统筹,经费发到中心学校,再由中心学校统筹到乡村小学或教学点,层层盘剥后,乡村学校教师工资根本难以保障,导致教学质量越来越差,学生流失严重。
地方政府更乐于锦上添花
善达网:对于这种情况,教育部其实也曾反复强调教育投入要向不发达地区、薄弱地区倾斜,并给予乡村老师一定的补贴。
熊丙奇:话是喊了很多年,但现实却很不乐观,地方政府还是乐于做锦上添花的事儿,对他们来说,最能展示其政绩的可能是要办出一两所示范性的好学校,而不是在薄弱的乡村学校上费什么力。
善达网:那您认为问题应该怎么解决?
熊丙奇:首先要解决理念问题,即乡村教师的待遇要高于城市地区,向国际接轨。其次,要解决经费从哪里来的问题,我认为这需要全面改革教育拨款体系,由现在的县级财政为主保障基础教育经费转向省级财政统筹,对于不发达地区,更要强化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而且,还应该调整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模式,不能再按现在的层层拨付方式拨款,而应该实行直接把拨款打进学校、教师和要补助的学生的账号上的方式,这可防止转移支付被挤占、挪用,比如,本应该给乡村教师的钱,被政府部门用于其他地方,发给了城市地区教师。
善达网:为了解决乡村教育凋敝状态,发展贫困地区教育,很多人建议要发挥社会机构的力量。您认为这对于乡村教育的改观有什么意义?
熊丙奇:我不认为这能起到多大效果。因为保障义务教育,是政府的首要职责,不能由社会捐赠替代。比如现在有些机构关注留守儿童,关注农村教育,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辅导,但是教师的待遇问题、课程制度问题、整体办学条件问题如何解决?这都要由政府起主导作用的。这个主体问题不解决,依靠社会机构只能是杯水车薪。
要改变乡村教育,更重要的还是要靠国家调整教育投入价值取向,应从保障公共教育、保障公平出发进行教育拨款,为此,我建议可开放高等教育吸引更多民间资金进入高等教育领域,由此减少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转而投向基础教育,尤其是不发达的基础教育。
政府才是教育改革的主导力量
善达网:由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父母心公益基金发起的“烛光行动——乡村资教计划”为乡村学校配备专业教师(体育、音乐、美术、计算机、幼教),教师招聘立足于当地,以应届及往届的教育专业毕业生为主体,在提供优厚的薪资待遇的同时,提供山村教师发展的进修机会。同时,项目还在学校设立“烛光奖金”,奖励包括公办教师在内的优秀教师。
熊丙奇:这当然是一种不错的模式,但关键是能持续多久。有多少地方政府积极响应上级布置的计划,把计划引来的人才当人才使用,又有多少计划中的人才,有扎根乡村教育的长远规划?比如政府推出的农村特岗教师计划,虽然有中央财政支持,但学校在拿了这笔钱后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本校其他老师待遇低,凭什么你高?二是你来了之后几年后可能走掉,凭什么好好用你?
其实,我国近年来在改善农村教育现状方面,没有少花功夫,包括推出农村特岗教师计划、免费师范生计划、支教计划等,但这些计划对乡村教育的局面,尤其是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并未带来多大的改观。就像前面我讲的,乡村教育的改变不是一两家公益机构就能解决的,最后还得要靠政府,政府才是教育改革的主导力量。或者说,不从根本体制上解决问题,而只是在现行体制之外进行修补,难以解决乡村教育的根本问题,
善达网:还有个需要注意的问题是我们的“城市取向”教育,很多农村的学生,其父母、老师、朋友都在告诉他们要好好学习,去城市里生活。
熊炳奇:这还是教育体制问题。我们的教育体制非常急功近利,比如实施的“985”、“211”工程等,把学校分成三六九等,催生了基础教育的“名校情结”和大学生就业中的学历歧视。这导致所有的学生都想进重点大学,进重点才有出路。“985”、“211”工程当初是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而设立的,但纵观世界发达国家,所有世界一流大学,都不是“计划”出来的,而是靠自由竞争办出来。
现在社会上都在批判乡村学校的超级中心,但根源恰恰在这些超级大学,大学分三六九等,高中、初中和小学当然要分三六九等,乡村教育最为薄弱,当然要出问题了。现在是整个教育体制有问题,教育模式没有改,农村教育办得越好,农村的孩子却越少。
精英教育是一种反教育模式
善达网:不久前,教育部2015年工作要点公布,要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这是否会促进乡村教育的改变?
熊炳奇:根本上是要权力下放。“985”、“211”学校是另一种“既得利益者”,此前,我国在推进中央向地方放权,地方向学校放权过程中,如果能取消存在多年的“985”、“211”工程,会很大程度改变我国高等教育的生态。多年来,我们实行的都是精英教育模式,即不断把乡村教育的优秀人才选拔上去,最后忽视了其他的成长。这种教育模式本身是一种反教育的做法。
其实,为促进教育公平,我国多年来在贫困地区教育上投入不菲,每年的投入达到上千亿元。这当然是应该的。但我们更要意识到什么才是真正的教育公平,从深层次的教育公平出发,我国要认识到发展乡村教师队伍的重要性,要让农村孩子享有教育的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都必须提高乡村教师质量。
善达网:基于现在的教育现状,近年来很多人开始推崇民国教育,称那时虽有战乱,但教育质量很高,出现了很多大师。
熊炳奇:关键是办学的制度问题。现在的基础教育完全是一种工具化和应试化模式,中国当前的大多学校都存在功利办学的问题,而家长也在择校、送孩子上培训班时多有盲目,但这不是教育严重应试化的根本原因,而是应试教育体系的结果,结果教育被竞技化和功利化,这完全是一种混乱的教育逻辑。
教育的本质应该是让每个人生活更加美好,让每个人都成为优秀人才,政府强调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才是核心。而现在恰恰相反,我们强调的是高等教育,实施的是重点学校制度。这些体制不改,乡村教育很难有出路。
(作者为《善达网》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