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乡大蒜名扬四海。其实,中国诚信文化发源地——金乡“鸡黍之约”更是千古佳话。
两千多年前,金乡县鸡黍人范式,在进京求学时,与汝南人张劭结为至交。几年后,范式做官至山阳郡功曹(相当于现在的市长助理),而张劭则患了重病,不久就去世了。这晚,范式入梦,张劭说自己已死,将于某天下葬。他惊醒后“悲叹泣下”,禀告太守,快马加鞭赶往汝南。这边,张劭正在下葬,可棺木怎么也放不进墓穴。其母抚棺哭道:“儿啊,你是否还有心事未了?”这时,就看见范式素车白马,一路号哭而来。范式在张劭的棺材前叩拜行丧礼,随后,他拉着绳子,棺木稳当地放进了墓穴。众人又感动又吃惊。汉明帝感其诚信,下令拨款在范式家乡山阳范庄修建庙宇,命名为“二贤祠”(亦称“信义祠”)。在惜字如金的《后汉书》中就用了1000余字的篇幅,记载了这一千古美谈。范式家乡人民也把山阳范庄改名为“鸡黍”,这个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就在这个诚信故里,笔者近日采访到了金乡县金丰农资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贾桂华,她真情诚信孝敬老人的故事感人至深。
“公公是含着笑走的”
贾桂华是金乡人,丈夫则是在金乡工作的江苏丰县人,两家相距100多里地。1986年结婚后,考虑到丈夫的哥哥身体不好,一姐一妹已婚,生活条件相对都比较困难,公婆年纪大和身体多病,她便主动提出接公婆到金乡生活,由她们照顾。
这一“照顾”就近30年。都说婆媳关系是世界上最难相处的,但贾桂华却说,这么多年来,别说与公婆发生口角,甚至连脸都没有红过。二老与她的关系非常融洽。她说孝敬老人是天经地义的事儿,人心都是肉长的,用真情讲诚信,老人哪还会不高兴呢?
平时,尽管公婆住在这里,但心里总是放心不下身体不是很好的大儿子一家。开始,二老总是背着他们把工资的大部分都寄给了他们。在这里吃住看病,想的却是人家,丈夫有时心里想不通。贾桂华就劝他,大哥家在农村,身体不好,生活困难,老人的做法是对的,应该理解啊。看到她如此通情达理,丈夫还能说什么呢?看到儿媳如此大度,公婆也就不再躲着藏着了,逢年过节,就当着他们的面给大儿子寄钱或送钱贴补。春播秋收时节,老人放心不下大儿子家的农活,担心他身体不好,干不过来。贾桂华就亲自开车,带上大包小包的生活用品和礼品,送二老回丈夫的大哥家帮忙。干完农活后,她再亲自开车接二老回来。
作为干部出身的公公,性子比较急,却从来没有对贾桂华发过脾气,因为她把老人心里想的事都做到了前头,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想得细而且做得周到。相反,因为病痛,公公经常对婆婆发脾气。听到公公的大嗓门后,贾桂华每每都是急忙忙从楼上跑下来,她怕把也是高龄的婆婆气病了。还别说,她这个儿媳妇每次一进屋,即使再生气的公公,立刻转阴为晴。儿媳从此成为了婆婆的“保护伞”,有了事,都是先找儿媳妇帮助评理和调停。多病缠身,老人痛苦不堪,有时控制不住地发脾气。丈夫有时生气,贾桂华就劝道,爸爸是被疾病折磨成这个样子的,他是难受的,发发脾气还计较什么呢?你就担待些吧。因此,丈夫也很少对老人说什么。好儿子还得有好媳妇啊,公公看到眼里,喜在心上。
公公是离休干部,患有动脉硬化、肺气肿、高血压等很多种老年慢性疾病,痛苦不堪,几乎每年的一多半时间住在医院,甚至很多年的春节都回不了家。那时婆婆身体尚好,主要在医院陪床照顾,贾桂华就抓紧工作间隙去医院送上老人平时喜欢吃的用的,经常是老人心里想的和不好意思张嘴提的。
过年时病人大部分回家团聚了,往往公公就一个人在病房,医院显得冷冷清清。过年不能回家时,贾桂华就带上公公爱吃的饺子、菜、营养品和各种年货,举家来医院过年。她还动员儿子策划了讲笑话、唱歌等节目,热热闹闹的,让老人不感到孤单。平时,公公喜欢喝两口,也都是她亲自给老人买酒。给公公满酒的同时,她还从健康的角度,劝老人少喝点,公公又感动又听话,每次就控制在一二两左右。公公不管对医院病友、街坊四邻还是老家的乡亲、同事,都是感慨感叹感动,逢人就夸儿媳孝敬。2003 年,被病魔折磨13年的公公去逝。直至最后,他都是笑着的,他说没有遗憾了。
“比亲生的做得都好”
2014年麦收时节,83岁的婆婆回老家帮忙时,不幸被飞快的摩托车撞倒,大腿胯骨部位粉碎性骨折。晚上7时,贾桂华接到电话,说让她第二天去接。等第二天干什么?性格直爽的她,立即从医院找来救护车,急急忙忙赶往乡下,9点钟就把老人接回到金乡县城医院紧急救治。撞人的是位50多岁的农民,家贫如洗,一分钱补偿都拿不出来,来医院时只带来了几斤鸡蛋。婆婆住院两个多月,花费4万多元。贾桂华看他实在可怜,不但没有难为他,不让他赔偿一分钱,还给他带上牛奶、饮料,亲自送上回家的车。在婆婆住院的两个多月时间,她几乎放下了所有生意,精心细心陪护在病床前。给老人喂药、吃饭、喝水和处理大小便。一天无数次地帮助翻身、擦澡和换洗衣服。这些都忙完了,就与老人拉不完道不尽的家常。医生、护士和病友们开始都以为她们是母女,但听了老人大声而且是自豪地告诉说“桂华是我儿媳妇”后,大家那个羡慕和夸赞啊。出院后,贾桂华专门为老人购买了6000多元钱的医用专用床,可以随时调整床的倾斜度,为得是让老人舒服些。因为老人下不了床,在屋子内大小便,又不能过度开窗子怕婆婆着凉,屋子里的味道可想而知。贾桂华不嫌弃,从医院回来后坚持与老人同住。老人便秘,大便非常痛苦,她就用手一点点帮助处理。夜里,她经常三四次地为老人喂水喂药、处理大小便、翻身、擦澡、按摩和换衣服。为了让婆婆舒服些,贾桂华把老人的贴身衣服一天换洗一次,天热时一天换洗几次,没让老人长一点点褥疮。这样下来,她夜里根本睡不了多少觉,就是睡了也不踏实。开始,婆婆不好意思,也于心不忍,使劲往外赶她。婆婆一个人住,她哪里放得下心啊?说啥都不行,她不但与婆婆同住,而且这一同住就是3年多时间。这些,丈夫一家人和街坊邻居都看在眼里,谁见了都夸赞说,见过孝敬的,没见过这么孝敬的,也太不容易了。小姑妹更是感动地说,就连我这个亲生女儿都做不到这样啊。在金乡和丰县婆家老家,贾桂华孝敬老人的故事广为传颂,备受赞誉。婆婆能下地走动了,就拄着拐杖到院门外,逢人就夸儿媳好,说自己不知哪辈子修来的福。别看贾桂华是堂堂的公司总经理,性格却非常腼腆和少言寡语。每每人们夸赞她,她都脸红红地说,这没啥,应该的。再说,孝顺,不是做给谁看的,要用心用情,特别是要用真心和用真情。要多站在老人的角度想问题办事情,多让老人高兴,也就是多顺着。老人高兴了、舒心了,身体就会恢复得快一些。
病好后,婆婆回了一次乡下。送走老人的那天,全家人都上班了,家里突然起火,邻居帮助报的警,都惊动了消防队,才把火扑灭。当贾桂华从十多里的公司赶回时,家里一片狼藉,大火不仅把6000元的专用床烧了,还把一屋子的家具和婆婆所有的衣物都烧了个精光。那可是贾桂华儿子结婚时新房里的一套新家具啊。并且黑烟把整个二楼的所有房间、物品也都熏黑,没法住和没法用了。好端端的,怎么会起火?经消防人员查证,是电褥子漏电造成的。贾桂华这才想起,老人怕冷,就给买了电褥子。印象里,老人平时很少有把电源拔掉的习惯,她和家人也从来没当一回事儿。看着被烧得面目全非的家,她心里更多的是后怕:多亏老人当时不在家,否则后果不堪想像。然后是自责:都怪自己,怎么就从没有提醒和不亲自帮助婆婆拔掉电源呢?她立即着手全部进行了装修,重新购置家具,还为婆婆重新购置了各种季节的衣服,花费了20多万元。这时,贾桂华首先想到的是嘱咐丈夫和儿子,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谁都不准对老人说什么,更不许责怪。老人回来后,贾桂华把自己的大床让给了婆婆,自己和丈夫用的是旧床。看着全新的屋子、家具和衣服,听说了着火的事情后,老人不禁自言自语地说:是不是自己没拔电褥子的电源弄的啊?每每说到此,一是大家全体否认,二是都不接话茬,避免老人有思想压力。
“她是小花”
贾桂华乳名叫小花。十多年前的一天,贾桂华看到爷爷的堂弟,
论起来自己应该叫二爷的老人生活很是拮据,结婚在农村的女儿无力照顾。看着有些衣食无着的老人,她说当时非常心疼。贾桂华便承诺说:“二爷,以后就让我多照顾一些您吧,有什么事您找我。”当即,她就买来了冬天取暖用的煤、米面油肉酒和点心。远房的二爷感动之余,权当是客气。但是,令老人没想到的是,贾桂华说到做到,从此一直坚持着,至今已经照顾老人十多年。二爷家的生活用品,几乎被她全包了。除了平时的粮食、副食等,逢年过节,她都会上门看望。比如端午节,她会给老人送上粽子,中秋节会给老人送上月饼,过年了会送上丰盛的年货,老人经常感叹不矣,老天怎么会如此眷顾?让自己多了个这么好的孙女?现在二爷90多岁了,眼睛有些昏花,意识有些模糊,经常记不得和认错人。可是,贾桂华啥时去,他都清醒和明白。一年中秋节,在给二爷送月饼时,有人故意指着她问:“二爷,她是谁呀?”二爷一下子笑了,一字一顿地回答:“她-是-小-花”,令在场的所有乡亲都感动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