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中国慈善新闻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慈善资讯 > 环境气候 > 详细

城市中学生“非成勿饮”研讨会在蓉召开

2017-04-10 12:12:37  来源:新浪公益

  成都,2017年3月——青少年饮酒问题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并逐渐呈现出低龄化趋势。2017年3月31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在成都召开了《城市中学生“非成勿饮”研讨会》,与社会各界分享在广州、成都和哈尔滨三个城市开展的“非成勿饮”宣教活动的进展与成果,以期探索出有效、可推广的宣传教育模式,为制定青少年饮酒的相关干预措施提供支持。

  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对酒精比成人更敏感。尽管他们的饮酒频率不高,但饮酒时更倾向于发生一次性大量饮酒的情况,对身体和大脑发育造成不同程度的、甚至不可逆的损害。而且,青少年大量饮酒后更容易发生暴力、意外、物质滥用等危险行为,也增加其成人后发生危险性饮酒的风险。为了解我国青少年饮酒现况,从而制定行之有效的干预措施,2013年至2014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曾在北京、上海、广州、济南、成都和哈尔滨六个城市开展了青少年饮酒行为的专项调查。调查发现,在我国的大城市中,有超过半数的中学生曾经喝过酒,学生的酒精知识存在相当程度的不足,对自身是否应该饮酒在态度上也较为模糊。因此,在青少年时期及时开展未成年人禁止饮酒的宣传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从2015年9月开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在广州、成都和哈尔滨三地的30所学校、近万名中学生中开展了为期一学期的“非成勿饮”宣教活动,宣教成果在本次研讨会上进行报告,并就如何在中小学生及相关人群中开展“非成勿饮”宣传教育进行了讨论。

  在研讨会上,“非成勿饮”项目负责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学生营养室主任胡小琪研究员介绍说,本次研究在干预开始前的调查发现,近三分之一的中学生10岁以前就初次饮酒,16岁以前已经饮过酒的中学生高达90%。经过在学校开展一学期的“非成勿饮”宣传教育,中学生饮酒行为有了明显改变。干预学生过去30天内的饮酒率由干预前的15.5%下降到干预后的11.8%,男生下降的比女生更多,饮酒行为改变更大。他们的饮酒相关知识水平也有了明显提高,初中和高中学生的知识水平提高幅度大于职业学校学生。同时,现饮酒学生(过去30天内饮酒的学生)赞同未成年人不饮酒的态度也有了明显的增强。本次研究显示,在学校开展“非成勿饮”的宣传教育是行之有效的。结合预防饮酒低龄化的问题,应该在更多的初中小学校中进行推广和进一步深入研究。

  会上,成都市教育局体卫艺处徐勇副处长表示:“要在中小学校加强对未成年人不饮酒的教育,让他们从小认识到未成年饮酒的危害,拒绝未成年饮酒。”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副所长赵文华研究员表示:“我们要在充分借鉴和学习国际先进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未成年人饮酒的研究、干预和政策制定工作,早日实现‘非成勿饮’。”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学生营养室主任胡小琪研究员在会上呼吁:“有关各方应通力合作,开展非成勿饮的宣传教育,以降低饮酒对儿童少年的危害”。

  保乐力加中国为本项研究提供了支持,保乐力加中国公共关系与传播副总裁王珏也表示:“保乐力加中国作为负责任的企业公民,一直致力于向消费者传递‘理性饮酒’的理念。预防未成年人饮酒,更是保乐力加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希望更多酒类企业、酒类流通环节的其他单位能够肩负起这份社会责任,向零售商宣传不向未成年人售酒,让青少年远离酒精。”

  关注未成年人群的饮酒行为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虽然《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均提到不得向未成年人售酒的内容,但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未成人禁止饮酒,也没严格的监管和处罚措施。与会者在积极呼吁尽快开展未成年人不饮酒的立法工作时,还建议要尽早对未成年人开展“非成勿饮”的宣传教育,以更好地提高学生对未成年不饮酒的意识,同时也倡导全社会要高度重视,从方方面面开展“非成勿饮”的宣传:家长加强教育和监管;学校配合教育;未成年人自身了解相关知识,抵制同伴压力;媒体开展相关宣传;酒类行业强化行业自律,不向未成年人售酒,酒类广告避免针对未成年人。

  做到“非成勿饮”,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召开 中学 城市 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