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在脱贫攻坚工作,还是社保救助、养老工程的推进,过去一年,青海省格尔木市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发展,都让老百姓真切感受到民生工程带来的实惠。记者细数过去这一年来,格尔木市一项项民生工程,都正有序推进,人民群众的生活在不断改善,老百姓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不断提高。
脱贫攻坚实现重大突破
脱贫攻坚是重大的政治任务,更是重要的民生工程。从脱贫攻坚战打响之时起,格尔木市坚持“一村一方案、一户一办法”的工作路径,统筹研究贫困村发展规划、贫困户帮扶方案,先后出台7个脱贫攻坚行动计划、10个行业扶贫专项方案,通过项目统揽、资金整合、统一调配、集中管理等方式,筹措扶贫资金3196万元,建立健全实际脱贫攻坚项目库。
据悉,从2016年至今,235名贫困人口实现务工就业,158名贫困人口被吸纳为林业管护员,按照“两线合一”的要求,全市精准扶贫对象全部纳入低保,低保政策兜底实现全覆盖,809名贫困人口全部参加医疗保险,并通过看病就医“一免七减”、医疗精准扶贫“十覆盖”等措施,使103人(次)得到医疗救助、领取救助金34.64万元。
格尔木市扶贫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从2016年以来, 格尔木共捐助资金177.16万元,购买并发放了价值123.6万元的生产生活物资,帮助解决6名贫困人口户籍、养老金发放等问题,帮助42名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转移就业,有效提振了贫困人口发家致富的信息和决心,增强了贫困群众自我‘造血功能’和格尔木地区发展能力。”
格尔木市通过统筹发挥交通、水利、电力等行业部门职能作用,整合资金1.5亿元,全面补齐贫困村基础设施“短板”。 同时,健全联点帮扶机制,研究制定了“31个市级领导牵头联点16个贫困村,63个行政事业单位、8个军警部队、69个企业参加”的帮扶联村方案,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
进一步完善低保救助工作
过去的一年,格尔木市通过加强社会救助队伍建设,加大低保覆盖范围,实施医疗救助 “一站式”服务,提高五保供养标准,建立临时救助制度,推广慈善救助工作,使格尔木市构建形成了大社会救助体系格局,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记者从格尔木市民政局获悉,近年来,格尔木市低保工作的进一步完善和推进,低保进行扩面提标,应保尽保、分类施保的目标全面实现,最低生活保障普及城乡困难群众,实现了城乡低保统筹发展。目前,全市共有低保对象2074户5355人,累计发放低保金及各类补贴2626.29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格尔木市在青海省率先推进城乡低保一体化工作,实现了城乡居民低保保障标准、补助方式、申报流程、经济状况核对四方面一体化,达到了同城同待遇,彻底消除了低保在城乡之间的差别。
养老更有保障
随着格尔木市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及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不断建立和完善,共建共享、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
格尔木市形成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格尔木市各个社区成立了日间照料中心、老年人活动中心、老年人运动广场等机构,为老年人提供保健服务,截至2017年,全市共有7000余名老年人受益。
格尔木市充分利用政府的养老资源、动员社会参与,引进市场服务,探索建立了一套集医疗、体育、文化、精神抚慰、义工服务为一体的老年服务新路子。对60岁以上的特殊家庭老人给予了助餐、助医、助洁、精神慰藉等生活照料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