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生态恢复山西省重点实验室主任柴宝峰。 靳宝琳 摄
中新网太原12月5日电 题:世界土壤日:你了解土壤吗?
作者 杨杰英
万物土中生,土壤关系家家户户的“米袋子”“菜篮子”“水缸子”。可是你真的了解土壤吗?土壤污染是怎么来的?又该如何进行土壤的治理与修复?
12月5日,是第六个世界土壤日。今年世界土壤日主题为“防止土壤侵蚀 拯救人类未来”。记者前往山西土壤研究院所及土壤修复项目现场进行采访。
实验室内,正在开展各种污染土壤的修复植物的培育及修复的盆栽实验研究。 杨杰英 摄
黄土高原生态恢复山西省重点实验室主任柴宝峰介绍,造成土壤污染的原因主要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排放的废气、废水、固废,农业生产活动中如污水灌溉化肥农药和农膜畜禽养殖污染物排放等。
“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滞后性、累积性等特点,需要通过土壤样品分析、农作物检测等才能确定。”柴宝峰告诉记者,还要对污染物造成的风险进行评估,然后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措施去改善。
实验室内。 杨杰英 摄
黄土高原生态恢复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内,正在开展各种污染土壤的修复植物的培育及修复的盆栽实验研究。
显微镜前,正在观察草本植物细胞形态的山西大学生态学硕士研究生郭英英介绍,苔藓植物对土壤污染具有很好的指示效果,可以起到感知和保护作用。通过对微生物的菌种鉴定及其特性研究,来看哪些苔藓更适合在哪个矿区种植,进行生物修复。
污染土处理后出料口。 受访者供图 摄
柴宝峰表示,目前山西的土壤污染类型主要包括矿产资源开采引起的重金属污染和化工类企业生产造成的有机污染物污染。“山西是矿产资源大省,在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会出现重金属污染的情况。针对此类情况,我们主要利用植物和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开展研究和修复工作。”
今年8月,山西省生态环境厅会同省自然资源厅制定了《山西省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后续根据污染地块调查风险评估、风险管控效果、修复效果评审结果,动态更新名录。
国电太原第一热电厂一期场地治理项目成为第一个被移出该名录的项目。该项目施工方博川环境修复(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梁忠介绍,在为期七个月的施工工期中,场地采用热脱附修复技术对污染土壤进行修复,修复效果达到预期目标。
污染土进行筛分。 受访者供图 摄
“土壤修复技术主要分为物理、化学及生物修复技术三类,而土壤修复市场也成为继大气污染、水污染治理之后的又一‘新领域’。”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刘增俊表示,土壤环境质量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希望民众都能够认识土壤、关心土壤,保护土壤环境。
11月29日,《山西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出台。该条例将于2020年1月1日起施行。山西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级监察专员李凌昇表示,条例的出台,必将为山西打好净土保卫战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发挥重要作用。
“近年来,土壤污染日益成为广大民众关注的热点。除了法治保障外,公众也要自觉保护土壤环境。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东西,比如旧电池和电器,也会对土壤造成污染,建议大家尽量做好垃圾分类处理。”柴宝峰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