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中国慈善新闻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慈善资讯 > 环境气候 > 详细

白洋淀出现5公里长捕鸟网 非法捕鸟缘何屡禁不止?

2020-01-21 15:27:47  来源:

近日,一则白洋淀出现5公里长的捕鸟网,鸟类有进无出的消息引发社会关注。

作为华北最大的湿地生态系统,白洋淀被誉为“华北之肾”,是野生鸟类在华北中部的重要栖息地。每年大批候鸟经此越冬,这正是白洋淀被盗猎者盯上的缘由。

点击进入下一页

2019年9月,记者在秦皇岛市卢龙县拍摄的捕鸟网上的鸟。 本报记者杜一方摄

盗猎候鸟的行为,不仅发生在白洋淀。此前在候鸟迁徙重要中转站——河北秦皇岛、唐山等地,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同样发现不法分子围网盗猎候鸟的行为。

候鸟在飞往南方的路上,惨遭不法分子捕杀。人们不禁要问,为何国家明令禁止,偷猎滥捕却屡禁不止?候鸟迁徙路上如何不再“危机四伏”?

候鸟迁徙路上频遭捕杀

2019年12月13日,环保志愿者在白洋淀发现大面积捕鸟“网阵”。

获悉后,河北雄安新区安新县启动“清网行动”,组织人员对鸟网进行拆除,并由市场监管部门相关执法人员,对非法收购、销售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行为进行排查,严厉打击破坏野生鸟类资源违法犯罪行为。

河北省林业和草原局派出督导组,对此事进行现场督促指导。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鸟类保护管理处、鸟类环志中心等部门,也到达安新县进行实地踏查。

截至2019年12月15日,共出动上千人次,并利用无人机,开展全域全方位巡查,拆除7处捕鸟网,总长3055米。

去年9月,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跟随护鸟志愿者,在秦皇岛市卢龙县暗访时看到:数百米的鸟网隐藏在玉米秸秆中,网眼细密堪比“蜘蛛网”。红喉歌鸲、黄莺等野生鸟类,一旦被缠住便无法动弹,越挣扎缠得越紧,惨叫声不绝于耳……

凌晨3点多,记者驱车来到卢龙县凉水泉村。这里地处丘陵区,四周较为空旷。打开车窗,时不时听到清脆的鸟鸣声。护鸟志愿者告诉记者,此声音并非鸟类发出,而是诱捕器(俗称鸟媒机)发出的。

“一般情况下,鸟类也是天黑即眠,用诱捕器模拟发出候鸟声音,目的是吸引鸟类飞落下来,觅食停歇,误撞到网上。”

天亮后,记者循着鸟鸣音前行,找到了挂在竹竿上的诱捕器,鸟网就搭设在竹竿下方的玉米地里,不仔细分辨很难发现。玉米地的旁边,还种着引鸟觅食的谷子。

早上7时许,志愿者报案。之后,卢龙森林公安人员、护鸟志愿者和记者协力拆除了三个捕鸟网,总长约300米,解救放生红喉歌鸲、黄莺、东方大苇莺等20多只。还有近百只死鸟挂在网上。

唐山市曹妃甸区一家湿地生态研究所,长期在渤海湾北部开展鸟类监测工作。据研究所理事长张云博介绍,渤海湾地区是候鸟休憩、觅食的重要地区,也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的重要路段,每年数以百万计的候鸟经过这条路线。但这一具有重要观赏、保护和研究价值的迁徙路线,引起了不法分子的觊觎。

无独有偶。去年9月,唐山森林公安联合护鸟志愿者,在唐山滦南县常旺庄村,捣毁了一个大型候鸟催肥窝点,解救放飞1.5万余只候鸟,其中大部分是濒危物种黄胸鹀。

在曹妃甸工业区,护鸟志愿者还发现三处鸟网,仅一处的长度就超过1千米。解救鸟类活体300余只,其中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猫头鹰2只,死体粗略估计也有300只左右。

点击进入下一页

▲河北一村镇集市公开贩卖野生鸟类。 受访者供图

背后隐藏黑色利益链

在河北,盗猎与反盗猎上演着一场激烈的较量。

华北环境前线是河北省一支巡河护鸟的公益组织。通过历时两年的反盗猎行动,他们发现河北多地存在架网捕猎行动。

针对乱捕滥猎现象,公安和林业部门也多次开展“清网行动”。为提高民众保护意识,秦皇岛、唐山一些农村,时不时可见“打鸟可耻、保鸟光荣”等宣传标语。

由于多数候鸟迁徙时间和路线相对固定,这给非法捕猎者以可乘之机。围网捕鸟也呈现出隐蔽性强、网络化特征明显和反侦察能力加强等新特点。

虽然各地加大执法力度,但野生候鸟交易已经形成畸形利益链条,高额利润让人铤而走险。

捕收售候鸟渐成规模化、专业化趋势。张云博表示,在这条黑色利益链上,下游捕鸟,中游收购、贩卖、组织捕鸟,上游集中批发,终端消费是流向餐桌或者笼养。一般多是在唐山、秦皇岛等地张网猎捕,通过天津贩卖,最终流向广东等地。

张云博说,一亩稻田一年收益最多一千元,而捕一季鸟,收入可达1万元。据介绍,村民捕到鸟后,会卖给当地一道贩子,价格几元到十几元不等;一道贩子再转手卖给收购量更大的二道贩子,每只能赚5元左右;二道贩子买鸟后,经过催肥再卖给南方收购者,每只利润也有5元……

还有一些盗猎者,把捕到的野生鸟类饲养起来,然后卖给信徒放生。华北环境前线负责人高琼证实,他们曾在河北辛集、无极一带,发现盗猎者将鸟类饲养在废旧房子里,并不往南方贩卖,而是卖给佛教协会放生的人,牟取暴利,“像麻雀,一般2元至5元不等”。

作案手段隐蔽性强、网络化特征明显。护鸟志愿者表示,盗猎者作案工具越来越先进。原来模仿鸟鸣用的是老式录音机,现在则是鸟媒机等智能装置。记者在淘宝网上搜索“鸟媒机”,有多个产品选择,一些还描述“产品音量大、自然逼真、支持远距离遥控、声音覆盖1500平方米。”

每年的候鸟迁徙季节,一些不法分子便在稻田、湿地等地点放置鸟媒机,架设鸟网,等着鸟类入套。

打击难度逐渐加大,“储藏室”也越来越隐蔽。高琼坦言,非法盗猎的鸟网,往往架设在人烟稀少、人迹罕至的地方。林业部门和志愿者,要想发现鸟网,就得四处巡护,去河边、去树林里,去田地里……走到人们平时去不到的地方。

唐山森林公安部门在滦南查获的一处候鸟催肥窝点,就是不法分子专门搭建的棚屋。为了瞒天过海,窝点老板还在棚屋里养了貉子作为掩护。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