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证全称为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是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的凭证。面对客户及供应链竞争,企业降碳是赢得在国际市场贸易权和竞争优势重要因素之一。”全国政协委员、德勤中国主席蒋颖告诉中国环境报记者。
近年来,我国绿证核发和交易规模增速远超市场预期,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然而,随着脱碳化成为全球贸易新要求,企业如何提供标准化数据和低碳产品成为新的挑战。如何提升中国绿证的国际影响力及推动国际互认?为此,中国环境报记者专访了全国政协委员、德勤中国主席蒋颖。
我国绿证发展存在哪些挑战?
市场数据显示,全球绿证市场规模2020年突破百亿美元,预计至2030年将扩展到千亿美元。强劲的需求展现出国际社会对绿色能源消费的越发重视,绿证所代表的环境属性价值越来越被市场认可,绿色能源也逐步成为产品的重要组成。
我国是全球拥有最多绿色能源资源的国家之一,绿证及绿电交易市场机制体系若能获得国际认可,可以满足更多的跨国经营企业的绿色能源消费需求,极大地扩展和提升国际绿证市场的活跃度,促进全球绿色能源交易。
在国内,政策层面不断推出新举措,推动中国绿证发展。
2023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全覆盖工作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的通知》(下称1044号文),提出绿证是我国可再生能源电量环境属性的唯一证明,是认定可再生能源电力生产、消费的唯一凭证;并扩容绿证核发范围,扩展至水电、海上风电、分布式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等。
2024年2月2日,国家发改委等三部门对外公布《关于加强绿色电力证书与节能降碳政策衔接 大力促进非化石能源消费的通知》,明确将绿证交易对应电量纳入“十四五”省级人民政府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指标核算。
在多重因素下,2023年,中国绿证交易数量大幅上涨,仅京津冀绿证成交数量200.6万张,同比增加72.2倍;有调研显示,30%的受访东莞外贸企业被客户要求提供绿证。预计2030年,绿证将成为国际贸易的普遍要求。
“但目前中国绿证的国际认可度低,国际互认机制尚未落实,直接影响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蒋颖说,“当前中国绿证不可追溯,直接影响其可信度;中国绿证系统与碳市场缺乏协同度,导致绿证通用性受限;政策规定国内项目只能申领国际绿证,不利于其提高国际认可度,虽然1044号文提出要积极推动国际组织的绿色消费、碳减排体系与国内绿证衔接,但目前仅出台纲领性文件,尚缺具体实施细则。”
如何提高中国绿证的国际认可度?
中国绿证国际认可度直接关系到我国数量众多的出口外向型企业的切身利益,影响我国在未来国际供应链、产业链中的定位与竞争力。
“在满足国际客户供应链脱碳要求成为常态和国内绿证制度发展的大背景下,提升国内绿证国际影响力及推动国际互认,对中国外贸企业应对国际贸易挑战、提升国际竞争力至关重要。”蒋颖向记者介绍,“国际领先企业积极推进供应链脱碳,并加入RE100、SBTi等倡议,绿证成为全球贸易的关键要素,中国外贸企业需适应国际客户对绿证的要求。”
针对当前中国绿证的国际认可度偏低、与国际绿证的互认机制尚未落实等情况。蒋颖建议,首先应该建立绿证追踪和监督体系,提升中国绿证的可追溯性和可信度。
“如引入注销机制,即绿证在使用后必须进行注销不可复用,且注销记录对所有市场参与者开放。借助区块链技术确保绿证开发、交易、使用、注销数据的不可篡改和全程可追踪。建议扩大区块链绿证项目的示范应用范围,并由国家发改委、能源局、生态环境部等组成工作组,向RE100、SBTi等国际组织推广中国绿证区块链应用成果。”蒋颖说道。
其次,明确各主要监管部门职责,提升绿证与碳市场的协同度。蒋颖提到,建议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生态环境部协同,梳理并优化可再生能源项目的环境属性开发机制,明确各自职责。在减排贡献方面对绿证和碳市场机制进行权重分配和功能界定,推动指标互认及明确抵扣机制。随着我国探索碳市场国际接轨,绿证与碳市场的衔接将为提升国内绿证在国际碳市场中的应用与认可奠定基础。
最后,加快制定国际互认实施细则,促进试点在重点外贸易区域实施落地,进而推广到全国。蒋颖建议,推动制定绿证国际互认的标准及实施细则,建议国家能源局、地方主管部门、国际绿证核发机构、行业专家和主要利益相关者组成工作组,分析国内外体系差异,识别互认障碍,并提出解决方案。在自贸区或特定行业内实施试点项目,探索中国绿证与国际绿证的互认操作,通过这些试点收集数据,评估互认的可行性和效果,为全面实施互认提供实践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