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中国慈善新闻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慈善资讯 > 赈灾-救助 > 详细

评论:莫让喧嚣冷漠了悲悯之心

2013-08-22 16:34:06  来源:北京晨报微博

  ■晨报视角

  与对水灾的漠然相比,网上公知们的骂战却显得喧嚣许多,我说你是讼棍,你说我是打手,争来争去,无非是为了毫无用处的面子,这就落入了典型的“景观社会”的误区中。

  8月14日以来,东北局部地区出现洪涝灾害,截至8月19日16时,已有111个县区市373.7万人受灾,85人死亡,105人失踪,倒塌和严重损坏房屋6万余间,农作物损害面积787.2千公顷。(据《北京晨报》报道)

  天降巨灾,令人焦心,可遗憾的是,与雅安地震相比,各媒体显得不在状态,灾害已持续了几天,救援工作进度如何?失踪者家属情况怎样?受灾群众生活有什么困难?该怎样帮助他们……相关信息,少之又少。

  中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这要求每个人都要绷紧一根弦,因为灾难随时会降临,我们随时要出发。

  然而,为何这次媒体却慢了半拍?首先,是对灾情缺乏预判,忽视了水火无情的古训,以为没什么大不了;其次,是怕担责任,万一报道失误,受批评不算,还要被看成是传播负能量,得不偿失。正是一瞬间的犹豫与侥幸,绊住了大家的脚步。

  与对水灾的漠然相比,网上公知们的骂战却显得喧嚣许多,我说你是讼棍,你说我是打手,争来争去,无非是为了毫无用处的面子,这就落入了典型的“景观社会”的误区中。

  在“景观社会”中,一切皆被物化,社会联系完全由影像价值决定,在媒体的聚光灯下,演戏成了生存技能,只要能炒作,能兑换出商业利益,则自尊、爱、真诚之类,皆可践踏。正如居伊·德波所说:我们正主动被商品所殖民。

  然而,就在高谈阔论“小时代”是否庸俗时,就在为虚拟正义争论得不可开交时,我们也许正错过黄金救援时间,忘掉了灾民们正在洪水中挣扎,正在等待救援。

  对于现代社会而言,没有什么比人的生命更宝贵,没有什么比放弃责任更可耻,但过分的喧嚣却能使人忽略这一根本原则,可随着悲悯之心逐渐冷漠下去,社会失败还有多远?这就是为什么,再完美的世俗生活,也要有一个高于它的约束力量,也要保留一个批判的视角,这才能保证人性不会在安逸中堕落,才能保证我们在原则的问题上保持清醒,绝不后退半步。

  我们是人,因为我们尊重那些不可动摇的法则。以人为本,这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应落实到具体的实践中。

  水灾仍在继续,情势依然紧急,媒体应有所担当。

  蔡辉

关键词: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