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9月10日电 题:追忆抗日教师赵淮
作者 刘明怡
“万世师表”是中国古代对孔子的赞颂。这一“桂冠”在1949年的《人民日报》教师节报道中,也被赠予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县的一位农村小学教师赵淮,纪念他的无私奉献和无比英勇的抗日壮举。在新中国第30个教师节到来前夕,记者来到梨沿庄村,追忆抗日烈士赵淮。
中国书报刊收藏委员会副主任、石家庄红色历史学者王律日前披露了一张珍藏多年的1949年6月6日《人民日报》,这一天是当时的“教师节”。在第二版的醒目位置,刊登了署名刘松涛的文章《万世师表》,副标题是:“向抗日战争及人民解放战争中英勇牺牲的教师们致敬”。文中介绍了四位在全国堪称楷模的教师事迹,其中第一位就是行唐县的赵淮。
赵淮,行唐三区梨沿庄人,抗战开始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村支部负责宣教工作。当日军入侵的时候,村上修了炮楼,他经常到炮楼下喊话,散传单,写标语。后来他把小学民校恢复起来,自己当教师,坚持工作,被选为全区模范。
1944年冬天,赵淮不幸被俘,和附近村上80多个老乡,被囚禁在南城寨的敌据点里,一个个被绳索绑着,不能坐也不能躺,不让吃喝,有许多人被冻死、饿死。但赵淮仍告诉群众不要暴露抗日秘密。后来敌人让群众每人用一百斤小米自赎;对赵淮不但不放,反绑在柱上,用猪毛绳蘸了凉水来抽打,用铁丝捆起他的手脚,抛在喂牲口的棚子里,任骡马践踏,赵淮老师就这样壮烈牺牲了。直到南城寨据点被打下时,人们才在马粪中掘出了他的尸体。
王律曾查阅《行唐县志》,发现书中对抗战中该县教师有这样的记载:“革命根据地和游击区,由抗日民主政府动员农村中思想进步和有一定文化水平的知识分子,经过短期培训,到小学任教师。他们边教学边做抗日工作,尤其在日军不断扫荡的残酷环境中,仍有300余名教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据赵淮的学生赵晨妮的儿子赵雪兵介绍,年近八十的母亲时常回忆赵老师为他们讲课时的场景,“战争时期条件艰苦,赵老师用石子在瓦罐底部写字教书,日本人来了就埋进土里,走了再挖出来继续讲课。”
“母亲说,赵老师还经常教育学生们爱国抗日,不当亡国奴,一定要把日本鬼子赶出去。”赵雪兵说。
在这个西靠太行山的小村庄里,还保留着70多年前抗日英雄教师赵淮执教过的小学。现在有一名在此任教了15年的教师赵焕运,教着14个孩子。当他得知赵淮的事迹后十分感慨,“农村教学条件不好,教师资源很紧张,为了不让孩子们没书读,我一定坚持下去,向赵淮前辈学习,继续教育事业。”
石家庄市教育局史志办主任王素军表示,像赵淮一样的抗日时期的老前辈,是教育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不仅教书育人还为革命工作抛头颅、洒热血,这种孜孜不倦、甘心奉献的精神是当代教师的楷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