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中国慈善新闻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慈善资讯 > 赈灾-救助 > 详细

抗洪检验的不仅是家国情怀 他们还将生死置之度外

2016-07-26 00:01:51  来源: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北京7月21日电(记者 周学磊 见习记者 魏林甫)自7月入汛以来,洪水袭扰安徽已有20余天。大灾面前,彰显大爱。在过去的20多个日日夜夜里,徽州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击洪魔,守卫家园,演绎了一个个或春风化雨、或慷慨激昂的感人故事。

女教师宣艳:舍小家为大家 想利用特长为抗洪救灾做点贡献

宣艳在动员受灾群众转移共青团无为县委供图

宣艳,安徽无为县大江中学的一名普通女教师,抗洪救灾期间,她组织协调募捐、发放救灾物资、转移安置灾民、招募志愿者……从洪水来的时候起,她就一直服务或坚守在抗洪救灾一线。

“我只是想利用特长为抗洪救灾做点贡献”,在无为襄安镇抗洪现场,宣艳声音沙哑地跟记者说,因为在大学当过学生会干部,组织协调能力相对强些,作为一名老师,应该做一些事情与大家共渡难关。

利用微信,她组建了一个抗洪救灾爱心群,动员亲朋好友和爱心人士加入,每天及时更新受灾群众紧缺物资,号召大家有针对性地捐赠。现实中,她跑商家,去店铺,找企业,联系公益组织,上门募捐,拉来一批批爱心物资。

7月5日,大雨如泻,姚沟镇太白洲告急,她与青年突击队员一起组织受灾群众撤离,忙了近一昼夜。

每天,部队战士怎么能吃好住好是她关注的焦点,部队驻扎点电风扇不够,她找人送来电风扇;炊事班物资不够,她跑前跑后帮忙置办,就在记者采访的当天上午,她还给战士们安排了一些折叠床;她要送200多盒盒饭给抗洪一线的青年突击队、安置点上的志愿者,还要协调多批救灾物资或去抗洪现场或去安置点发放。

“每天都给别人送吃的,自己的孩子却没得吃”,正在采访时,现场负责指挥工作的共青团无为县委书记梅斌忍不住插嘴。

原来,宣艳的女儿今年才3岁,但抗洪救灾以来的8天时间里她家里就开过一次火,孩子每天多是吃冷饭。有一次, 宣艳忙到晚上八点多回到家,发现女儿仍抱着一碗冷饭,“妈妈,我想吃格格(鸡)大腿”,饱含孩子无限委屈的一句话让她泪如雨下。

“等度过了眼前的艰难,再给孩子补偿”,说起这些,宣艳有些哽咽。

小镇镇长陶涛:守土有责 雨下大了就睡不着

陶涛在漳河大堤检查汛情共青团繁昌县委供图

穿着胶鞋,撑着雨伞,一脸严肃站在漳河大堤上比划的小伙伴,叫陶涛。他是繁昌县平铺镇镇长,他已经寸步不离的坚守抗洪一线超过十天。孩子出生一周,他还没有回去看过。

平铺镇,位于繁昌县东南,坐落在长江之滨,漳河之畔,境内漳河堤长19.1公里,万亩圩口两个,在册小水库4座,山河2条,地区灾害点多,防汛形势复杂。

“漳河警戒水位是12.28米,保证水位14.28米,危险水位13.28米,坝堤高程15.68米左右,7月1号至今最高水位是13.97米,较大险情共发生17处”,来到漳河大堤,陶涛如数家珍向记者介绍说。

月初,汛情紧急,巡大堤,看水库,守山河,陶涛每天只能休息两三个小时;就在这两天,汛情稍缓,乡里重新分工,他大概能睡到4个到6个小时,这还要算上抽空时在车上睡一个多小时。

“4号夜里,就是雨大汛急的那一晚,孩子妈进了医院,5号上午剖腹产,孩子5斤1两。真特别巧。孩子一出生,水位就平稳了”,提起刚出生的孩子,陶涛高兴地说。

记者问,妻子进医院时,你在哪里?“大堤上”,陶涛说。孩子出生的时候,你在哪里?“大堤上”,陶涛接着说。孩子出生一周了,你又在哪里?“大堤上啊”,陶涛还说。妻子怨你么?“没有,这肯定没有,家里很支持工作”,陶涛说。

“到时候再说吧,只能到时候再说”,当记者问抗洪救灾过后怎么补偿妻儿时,陶涛不好意思的说。虽然,回去只有1个多小时车程,但他计划坚持到汛情彻底稳定了才回去。

“守土有责”,陶涛告诉记者。他说,做为镇长,洪水面前,他必须在最前线,还有“雨下大了,根本就睡不着”。

刘飞和父亲一起巡堤共青团繁昌县委供图

现役军官刘飞: 大堤破了 乡亲们的家就没有了

“家有老父幼子,当时下去上不来怎么办?”记者问刘飞。

“没想那么多,大堤破了,乡亲们家就没有了”,刘飞没有丝毫迟疑地说。

刘飞是某部队现役军官。就在月初,他带着刚满月的儿子回老家繁昌探亲。遇到大堤管涌,本没有抗洪抢险任务的他二话不说跳入急流,帮助乡亲们成功守护了大堤。

那是7月4日下午,暴雨如注,漳河大堤郑渡圩段出现多处渗漏和管涌,如不及时处理,形成溃堤,危及圩内三万多亩农田,一万六千多名民众。此时,需要四个年强力壮水性好的水手潜入湍流治理管涌,现场却偏偏人手不足。

暴雨中,赶到现场的刘飞说了一句“我会水”, 便一手提着堤坝防渗布,一手抱着沙袋扎进了湍急的水中。水草杂乱、树桩突起、石子湿滑,给光脚的刘飞带来很大困难。雨大,水混,流急,刘飞只能闭着眼睛双手摸着活动。在水里干了两个多小时,来来回回扎了100多个猛子,刘飞和乡亲们总算治住了管涌。此时上岸的他也已经累得几近虚脱。

“家里就这一个儿子”,刘飞的父亲刘海军说。当时,刘海军也和儿子一块儿下了水。他告诉记者,虽然事后感到害怕,但他还是会支持儿子那么做。

然而,刘父没有说,刘飞这次也是回家养伤的,儿子因公9级伤残,症状类似强制性脊柱炎,医生说不能受凉,不能下水,不能干重活。

接下来几天,汛情稍缓,刘飞就参加了村里组织的抗洪青年民工组,每天巡堤查险、运送物资、帮助困难户。就在记者采访时,刘飞还在大堤上忙活。

刘飞告诉记者,还有两天就回部队了,虽然历经艰险,虽然把难得的假期用在了紧张的抢险抗洪上,但这是“职责所在,一切都值得的”。

关键词:他们 生死 国情 不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