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敏洵与自己的团队穿梭于校园、工地和西湖边,为外来务工人员留下最美的影像
“年轻范儿”十足的公益使者陈敏洵
从2011年开始,她用手中的“拍立得”相机为许许多多在杭州的外来务工者留下美丽的微笑。或许他们彼此都不知道对方的姓和名,但照片却传递着浓浓的情意。
“我们想做的就是为城市中的外来务工人员拍照,给予这些城市的建设者和维护者一些微薄而实际的帮助,给在家乡日夜思念他们的孩子、父母、亲朋好友带去一丝宽慰。”
现在这份“事业”的经营者,不只是陈敏洵一人,还有她的团队。在团队的8个相机、500多张照片里,食堂工作人员、物业工人、建筑工人、保安和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学生都是拍摄对象。
用相机留下微笑
从2011年的夏天开始,浙大校园里、三墩的工地上和西湖边,常常穿梭着许多白衣志愿者,他们举着“拍立得”相机为一些没有相机也无法承受照相馆消费的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免费拍照机会。这些志愿者来自浙江大学三农协会,这个公益项目的负责人叫陈敏洵。为什么会想到替人拍照?陈敏洵说这和小时候的经历有关。
1999年夏,7岁的陈敏洵跟着父母游西湖。全家人兴高采烈拍着照,记录着那一天的美好时光。当时碰到了一位环卫阿姨,陈妈妈提议也帮环卫阿姨照几张。照片洗出来之后,小敏洵特地送去给环卫阿姨做纪念。
“当时我看阿姨很高兴,自己也特别高兴。”环卫阿姨的笑容就像一颗种子一样,深深地埋在了小敏洵的心里,直至长大。从进入大学陈敏洵就决心投入大学生公益。在城市里处处可见的外来务工者身上,陈敏洵找到了金点子。
“对外来务工者最重要的回报就是让他们感到他们日以继夜奋斗的这个城市对他们的欢迎和接纳。”于是,陈敏洵萌生了为他们留下一张照片的想法,以便让外来务工者留下关于他们在异乡生活的回忆,也可寄给家属以慰思念之情。
而选择什么相机拍照也是有讲究的。“之所以选择‘拍立得’,一方面是因为没有底片,可以消除被拍对象的戒心,另一方面这比数码相机更快捷方便,随拍随拿,不用来回奔波。”陈敏洵告诉记者。
但是小公益也需要大气力。陈敏洵还记得有一回放暑假,身为杭州人的她却很少在家,很早就回学校,在还没通电的寝室联系各地志愿者回来拍照片。
“当时天气很热,经常一身臭汗回来,真的很难受,但大家都很配合。”
用快门定格温情
去年6月,夏日午后的阳光透过明亮的窗户,直射进宿舍楼的走廊。走廊的瓷砖还留着水渍,被阳光照耀得闪闪发光,一个弯着腰的剪影正在用拖把拖着地,剪影的主人叫王秀娥,是丹阳五楼的楼长。
刚刚下课的陈敏洵走进宿舍楼,对着正在认真拖地的王秀娥喊了一声:“阿姨好!”王秀娥用手一抹脸上的汗,转过身给了她一个微笑和回应。这个微笑绽放的瞬间被定格在陈敏洵的镜头下。
[page]***[/page]
同样是去年,三伏天正午的西湖边,静的只有蝉鸣声,西湖船工们都把船停泊在岸边阴凉处头上盖着斗笠开始了午休。 “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一阵欢快的歌声打破了这份燥热中的安静。十多个三农协会的志愿者把一位戴着太阳镜的中年船工大伯围在中间,大伯咧着嘴笑,虽然皮肤黝黑,额头上还有工作后沁出的汗珠,眼角已经布满了岁月的痕迹,但依然看得出他眼中的闪闪笑意。
陈敏询说:“当时也是机缘巧合,那天正好是那个船工的生日,我们听了特别惊喜,当时就有人提出要给大伯唱一首生日快乐歌,然后我们就一大帮子人站在西湖边上唱起来了,我们声势浩大,路过的人都会看我们。”陈敏洵说他们拍的照片也就算是船工叔叔那年的礼物吧:“他当时特别喜欢,说自己已经2年没有拍过照了。”
这些年来,陈敏询和她的伙伴们,用镜头记录下一张张不同的笑脸,也许这些笑脸的主人姓甚名谁都已经记忆模糊了,但是那种浓浓的温情,就像被快门定格的画面一样,永久保留。
公益最大的意义
然而这份青春洋溢的公益,3年来并非顺风顺水。
“钱对于做公益真的很重要。”这是陈敏洵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反复提到的。
“我们运气比较好,拿到了某公益比赛的公益基金1万元。”
正是有了这笔钱,才能让他们的公益之路能够顺利前行。“我们用这笔钱买了8个‘拍立得’,还有好几百张相纸。”
陈敏洵相信身边会有同学将来去开办一些社会型企业,将商业利益与公益相结合。她说,将来等自己的经济能力更强了,做公益的能力就会更大,她也很乐意把公益当作生活的一部分。
有了钱还要让人理解。起初,陈敏洵和同伴常常被三墩工地的包工头轰走。后来通过真诚的沟通,他们才走进了沙土飞扬的工地,走近了工人们的生活。
“最开始妇女和外婆级的都不太愿意拍照,后来我们从孩子开始突破,孩子们看这个很新奇,就会去告诉他们的爸爸妈妈,最后越来越多的工友和妇女都主动来找我们拍照!”
陈敏洵大致估算了下,自己和团队一共送出了五六百张相片。
“或许我们拍的数量并不多,但是我觉得做公益最大的意义是能通过你做的事去影响身边的人一起来做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