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凤庆县郭大寨彝族白族乡部分失地农民情况分析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失地农民不断增加,给社会带来的压力越来越多,失地农民的就业保障等问题已经成为社会问题,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为准确把握失地农民的基本情况,分析导致失地农民问题的具体形式和原因,研究解决失地农民的生活及社会保障问题,各级各部门开始展开调查研究分析,这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形势所趋。笔者就如何在贫困的云南省凤庆县郭大寨彝族白族乡解决部分失地农民情况作如下分析:
一、基本乡情介绍
在中国中西部,特别是落后的贫困山区,地形地貌特殊,大多是喀斯特地形,大多在高原地区,大多为山区、半山区,坝区面积少,可利用耕地和人均占有耕地少,粮食产出率低,经济支柱产业少,扩大再生产能力弱,生产力发展层次不平衡,致使农村的经济增长与小康社会建设发展处于一种恶性循环状态。处在祖国西南边陲、滇红之乡西南部的郭大寨彝族白族乡就是其中之一。
山清水秀、物产丰饶的郭大寨乡地处凤庆县西南部,距县城89公里,东与云县幸福乡、本县雪山镇相邻,南与永德县乌木龙乡相邻,西和营盘镇接壤,北邻三岔河镇,国土总面积175.656平方公里,辖11个村145个村民小组,71个自然村,4903户,其中,纯农户4843户,农业兼业户25户,非农业兼业户6户,非农户29户。境内居住着彝、白、布朗、满、回、苗、佤、傣、汉等九种民族,2010年全乡总人口2.1928万人,其中有彝族7358人,白族694人,布朗族1936人,是一个多种少数民族杂居的民族乡,占全乡总人口的36.9%。人口密度120/平方公里,人口自然增长率3.8‰,森林覆盖率69%,属中亚热带温凉气候,四季温差小,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最低海拔1398米,最高海拔2905米,年平均气温16.5℃,年降雨量1506毫米,2010年末耕地总面积17058亩, 人均耕地面积0.83亩,茶园面积19779亩,核桃总面积100410亩,花椒7050亩,蚕桑1453亩,木瓜15212亩,皇竹草5028亩,葫芦梨1630亩,粮食总产621万公斤,人均产粮282公斤,农村经济总收入14199万元,财政收入126.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633元。是一个山多地少的少数民族乡,也是一个集边远、贫困、落后的民族杂居地区。
二、导致农民失地的原因
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扩大了非农用地。为解决农民出行难和乡村基础交通设施落后的状况。2010年凤庆县人民政府下达该乡通达工程42.8公里,工程总投337.827332万元,覆盖8个村87个村民小组,其中:老文线27.1公里,起点为郭大寨老街子,终点为文德村,涉及郭大寨、干马、罗家寨、团山、文德5个村;郭营线15.7公理,起点为扁乌公路,终点为该乡卡思村石门坎,涉及大立色、琼英、卡思3个村。
该乡两条通达工程按要求于2007年10月8日开工建设,在全乡干部群众和承建方的共同努力下,截至2008年3月4日,路基成型42.8公理;开挖路基土方177826 m3, 石方47925m3,回填方140847m3;开挖整理边沟262?;支彻挡墙1588m3;铺筑砂石路面14750?;埋设管涵108道,共完成投资270万元,完成投资总额的80%。
乡村公路的建设,从根本上解决了全乡农村公路技术标准低、基础设施差、通达能力弱的问题,为全乡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有力的交通保障。但随之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导致一部分农民失地。
此次我们开展失地农民基本情况调查,调查以人均耕地面积0.3亩以下的农户为主要对象,共调查了3439户。在这3439户中,部分丧失耕地的有325户1660人,丧失耕地155.09亩。其中干马村46户240人丧失耕地16.1亩,罗家寨村36户180人丧失耕地13.9亩,团山村89户461人丧失耕地56亩,文德村6户26人丧失耕地1.7亩,郭大寨村38户201人丧失耕地5.49亩,大立色村11户63人丧失耕地3.6亩,琼英村6户37人丧失耕地2.3亩,卡思村90户452人丧失耕地56亩。
三、郭大寨乡部分失地农民的生活现状及困难问题
该乡失地农民,大多是传统农业地区的纯农业户。他们除了农业生产活动外,基本没有其他的生产经营活动,耕地减少后收入也随之减少。他们面临的困难主要有:一是现有的征地补偿标准偏低,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土地补偿内容市场化运作程度低,土地补偿金不到位。二是农民就业机会不多,缺乏自谋新门路的资本。失地农民本身综合素质较低,40%为初中文化程度,40%为小学文化程度,20%为文盲半文盲,大部分无一技之长,再培训成本相对较高,难度大。由于农民自身的特点、交往与视野的局限,失地农民的社会关系网络较简单。在他们“失业”后,再就业机会不多。三是一部分农民自谋门路也面临不小的困难,受制于现有政策和资金,心有余而力不足。四是农民群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依然较为突出,部分农民不堪重负。
四、解决郭大寨乡失地农民困难问题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宣传,解决失地农民的认识问题要破除“等、靠、要”思想,增强自谋职业的意识
失地农民普遍在思想认识上对征地、拆迁工作存在两面性。一方面,他们认为征地、拆迁支持了国家重点建设,发展了项目,通过建设,必将增加收入,改变贫困状态;另一方面,他们又认为政府征占了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政府就应该保证失地农民的生活,政府就应该给他们解决工作,提供就业岗位。由此可见失地农民对政府的依赖性太强,坐等政府解决就业,而忽视了自身的努力。对此,我们应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广泛宣传教育,引导和教育失地农民转变观念,破除“等、靠、要”思想,增强自谋职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自觉性,积极主动地融入市场,参与市场竞争获得就业岗位。
(二)强化劳动技能培训,提高失地农民的就业生存能力
由于失地农民的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普遍偏低,在土地以外的其它岗位竞争中处于劣势,大部分人短时间内难以找到新的、适合自身条件的就业岗位。境内企业较少,岗位非常有限,同时企业提供的工资、福利待遇等非常有限,难以达到失地农民的需求。要持续地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难题,最根本的还在提高其自身素质,增强其劳动技能。因此,我们应帮助他们树立全新的就业观念,鼓励其积极参加就业培训,提高劳动技能,适应企业的用工需求,努力通过劳动力市场寻找就业机会是当前的首要任务。切实发挥乡劳动保障所的职能,完善就业培训体系,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和文化层次,有针对性的安排培训内容,尽可能使他们能有一技之长,解决就业问题。对于积极参加就业培训,获得技能证书,上岗工作者,政府应给予适当的奖励。
(三)创造条件,鼓励农民在农业内部就业通过继续加大技术培训力度
要引导一部分农民参与非农产业的活动,解决部分失地农民就业问题。一是建立人力资源服务中心,为失地农民就业搭建服务平台。要加强与辖区单位的联系,发挥我县驻外机构的职能作用,广泛搜集就业信息,开辟劳务输出渠道,定期举办失地农民就业安置供需洽谈会,免费为失地农民就业提供职业介绍、就业指导、办理相关手续,最好实现就地消化。二是制定优惠政策,扶持失地农民就业。协调辖区企业使用符合条件的失地农民,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与征地单位协商,尽量把征地单位的环卫、绿化、物业管理、小修小补等公益性岗位,集中用于被征地村失地农民的安置。三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为失地农民从业提供政策支持和服务。同时鼓励失地农民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协调乡内金融机构优先提供信贷资金,并在工商、税收及各项行政性收费方面给予最大限度的减免,激发失地农民从事个体私营经济的积极性。四是强化就业培训,增强失地农民就业能力。可利用“阳光工程”,或者由乡政府、乡(办)、村农民各负担一部分培训费用,也可以协调用人企业承担一部分培训费用,共同做好失地农民的培训工作,在培训中,鼓励农民根据市场和企业的需求,按照不同行业、不同工种对从业人员基本技能的要求,参加定向培训,尽快提高失地农民的专业技能和劳动技能,增强就业本领。
(四)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近几年我国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之一,他的建立为解决城市三无人员、下岗工人生活问题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解决失地农民中生活困难群体生活问题的重要途径。我们积极呼吁市、县各级政府,及早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健全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相适应地大病医疗、上学、住房、老年人救助等配套政策的建立。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将失地农民中的老弱病残人员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之内,切实解决失地农民生活困难问题。
(作者:许灵锋,笔名踏雪仙子等,凤庆县文联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