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硕的生命虽定格在了21岁,但却在五个人身上得到了延续。 家属供图
“要像积极的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不要像消极的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这是21岁的李硕生前喜欢的一句话。
乐观开朗、充满正能量的李硕生前是在沈读书的大三学生,又是一名献血志愿者,大学期间每年都参与义务献血。他的生命虽然定格在了21岁,但却在五个人身上得到了延续。在家人帮助下,他实现了器官捐献,他的肝脏、肾脏挽救了三位生命危重的病人,眼角膜使两个人重见光明。家人知道,他们的孩子是一个“热心肠”,无论谁遇到困难都会主动帮助。
截至目前,我省像李硕这样的器官捐献已实现143例,挽救了465名器官衰竭患者,眼组织捐献166例,295名眼病患者重见了光明。
从我省的器官捐献实现数据来看,虽然近三年实现了翻倍增长,但总体看器官捐献供体仍有缺口,传统观念仍然是最大的阻碍,曾有捐献者家属被亲人指责而寻求心理帮助。我省于昨日启动辽宁省人体器官捐献大型公益宣传活动,努力让更多人了解、认同并参与器官捐献。
课堂上突然晕倒 手术后仍旧昏迷不醒
“希望有一天我能看到受捐者,看到他们健康快乐地生活,看到他们明亮的眼睛,如同看到我的儿子硕子,我就知足了”,昨日,在“传递生命的美意”——2016人体器官捐献大型公益推广活动启动仪式上,作为器官捐献志愿者家属代表,从开原农村赶来的焦丽蓉听到盲校学生演唱的《你是我的眼》时,一边抹着眼泪一边看着眼前的蓝天,她想念离开她两年多的儿子,“如果没有那场突来的疾病,硕子现在都已经毕业了,已经在做着自己喜欢的工作了”。
“硕子”是焦丽蓉对宝贝儿子李硕的爱称。
医生称已脑死亡 救活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大夫说,硕子基本处于脑死亡状态,救活的可能性几乎为零。”焦丽蓉说,当时医生提到了器官捐献的事情,焦丽蓉和丈夫在极度的悲伤中,根本没有心思考虑这些事情。
“倒是我女儿的话让我们俩下了决心。女儿说,她弟弟一直是个善良的人,如果他的器官捐献可以救人,帮人重见光明,他一定愿意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焦丽蓉说当时自己的头脑里一下出现了儿子开朗热心的样子,脸上带着独有的憨厚笑容,“要像积极的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不要像消极的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这是硕子以前最喜欢的话,他是一个永远都充满正能量的人;他从小就是个热心肠,愿意帮助人,大学三年一共献了三次血,累计有1000多毫升”。焦丽蓉想到这些,她觉得女儿话很有道理。
随后,焦丽蓉和丈夫与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取得了联系,在了解了人体器官捐献的自愿、无偿原则等相关规定和政策,焦丽蓉和丈夫商量后,流着泪签署了人体器官捐献的相关文件。
父母替儿子签了器官捐献文件 挽救3名危重病人
21岁的李硕走完了他的人生,但他的肝脏、肾脏则移植给了3名危重病人,他的眼角膜让两名患者重见光明。儿子走了,焦丽蓉对儿子的想念却没有停止,她在微信朋友圈寄托对儿子的思念。
在李硕离开的一个月,她发布了第一条朋友圈,表达对儿子的思念。“硕子,时间过得真快,转眼你离开亲人一个月了。妈妈好想你呀。今天我和你姐去你学校了,把你的物品拿回来了,在寝室里看看你的床心里难过死了,儿子。”
“儿子,你的葬礼在西郊卧龙墓园隆重举行,你的无私奉献,让更多人看到光明,我们永远为你祝福……”这是焦丽蓉在去年4月5日发布的朋友圈,她用文字和图片记录下了我省首批12名捐献者骨灰免费落葬的场景。
“作为他的母亲我为他感到骄傲,因为硕子把生命的希望和光明留了下来,我相信这是他最希望我们做的。用现在的话说,我们帮助他传递了正能量,也希望更多人看到这个世界上更多的美好。”说到这里,焦丽蓉眼中已经满是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