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四川理县把党员志愿服务作为激发党员干部激情的练兵场,提升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的实践课堂,以“登门服务、主动服务、贴心服务”为抓手,将服务送到群众身边,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联系。(11月26日《中国组织人事报》)
党员志愿服务队,这是全国各地,尤其是基层党组织常有的一股服务力量。在无论是在乡村振兴中,还是在基层治理中,或者是在民生发展中,都能够看到党员志愿者的身影。
要把党员志愿服务作为激发党员干部激情,提升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的一种手段和方式,把党员志愿服务提升到一个更高层面,这确实不容易。四川理县是如何把这个常态化的工作做出了亮点特色的,值得探究和学习。
整合资源。客观而言,要发挥党员志愿服务并不难,毕竟各地都号召党员发挥自身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只要组织得当,成立党员志愿者队伍,提供党员志愿服务也不在话下。不过要把每一个党员的作用发挥出来,并与群众的需求实现有效对接,这就需要下一番功夫。
理县从全县层面着手,整合卫生、计生、教育、民政、社保、法治等各类资源,不仅建立了党员志愿服务队,而且提供了详实的服务内容。不再局限于某一个乡镇,某一个部门,而是进行统筹调配,统筹安排,对于群众而言,就能够享受到更加多元而丰富的服务。同时也从一个侧面激发了党员干部的服务激情。
精准对接。套用一句网络用语,“我有酒有菜,你有故事么?”从党员志愿服务的角度而言,就要做到精准对接。党员干部有各方面的服务资源,群众也期待能够得到更多的便民服务,比如扶贫帮困、便民利民、精神文明、治安稳定、环境保护、工作指导等。
如何搭建起桥梁纽带,如何集中力量开展分类组团服务,如何提供分门别类的细化服务,四川理性探索出了三单式服务。围绕主要服务项目,实施群众点单、组织下单、党员接单,党员志愿服务有准头,人民群众有盼头,党组织建设有劲头。
群众实惠。无论是一般志愿服务,还是党员志愿服务,都不是“剃头挑担子一头热”,而是要为群众带去实实在在的好处。如果志愿服务不能赢得群众认可,不能让群众暖心,那就是一种形式主义。
四川理县以“登门服务、主动服务、贴心服务”为抓手,将服务送到群众身边,群众在家门口,在田间地头都能够享受到党员志愿者的服务。从目前的该县开展的效果来看,开展各类志愿活动213次,受益群众11630人次,这些数据说明群众得到了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