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志愿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志愿者队伍持续壮大,志愿服务活动蓬勃开展,品牌效应日益彰显,推动社会正能量不断凝聚、文明新实践蔚然成风。
为强化志愿服务力度,红河州出台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对志愿服务工作情况督查分析研判。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为引领,积极整合党校、基层党群服务中心等各类阵地5723个,建成13个中心、81个分中心、141个实践所、1356个实践站、155个实践点、124个志愿联盟。
全州积极构建州、县(市)、乡(街道)、村四级联动工作机制,制定印发《红河州推进农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结对共建方案》,动员州级124家单位和各级文明单位积极参与农村基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工作。州、县(市)成立志愿服务联合会,全面推行“社会工作者+志愿者”工作模式,不断探索志愿服务规范化专业化新路径,增强服务群众精准性、实效性。
围绕拓宽志愿服务广度,全州强化示范带动效应,吸收威信高、口碑好的老党员、老干部、道德典型、身边好人、乡土文化人才等加入志愿者队伍,实现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志愿服务队伍全覆盖。推动1356个村(社区)建立文明志愿服务站,注册志愿者达74.3万人次。将志愿服务培训纳入年度干部培训计划,组织优秀志愿服务团队负责人、志愿者代表和社区干部每年赴省外学习考察,及时吸收外地志愿服务工作先进经验。
结合爱国卫生、乡村振兴、法律援助等工作需求,该州坚持先培训再上岗,每年开展各类专题志愿服务培训30余期。积极打造“党组织+社会组织+社工+志愿者”模式扩大志愿队伍,鼓励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非公企业组建志愿服务队伍,引导符合登记志愿服务组织依法成立登记。鼓励各行业主管部门组建专业志愿服务队伍,倡导党员干部、团员青年带头加入志愿服务队,进一步壮大红河学院、卫职学院、职教园区等高校志愿服务队,引导中小学生参加与年龄、身体特点相适应的志愿服务队。
聚焦提高志愿服务“精度”,红河州着力做大项目品牌库,征集理论宣讲、科学普及、爱心帮扶等9类75个项目,其中入库69个、精品项目28个。引导社会志愿服务组织和各级文明单位聚焦困难弱势群体,培育示范性品牌项目,制作《红河州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集》,展示优质项目117个。
聚焦群众“七愁七盼”问题,全州重点围绕城乡社区“一老一小”、社会救助对象、困难群体等,精心设计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打造“马灯”“燕子筑巢”等志愿服务项目品牌,为群众提供理论学习、劳务输出、技能培训等志愿服务,实现群众学习理论通俗化、外出务工体面化、特殊人群照顾经常化等转变,让品牌项目通过“志愿红”温暖人民群众。引导公益组织、志愿团体和有社会责任的企业单位自愿申报项目,利用“5·8”博爱周、腾讯“99”公益日筹集志愿服务项目善款,以及购买服务、以奖代补、争取基金等形式,扶持受益面宽、服务年限长、影响深远的项目。
目前,全州建立13个志愿服务总队、141个志愿服务分队、9815支志愿服务队,有各类志愿服务组织及团体2200个,开展志愿服务项目15548个;累计扶持示范性重点志愿服务项目70个,扶持资金达130万元;举办两届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六个一批”先进典型评选,评选出最美志愿者、最美志愿服务工作者、最美社会工作者、最佳志愿服务组织、最佳志愿服务项目、最美志愿服务社区各32名(个),建水县临安镇东林社区、李志英荣登全国“四个100”榜单。
为使志愿服务更有温度,红河州还坚持问需于民、为民服务理念,聚焦重点人群,通过“群众点单+中心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模式,常态化开展“8+N”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开展关爱老人、留守儿童、残障人士等志愿服务项目。积极链接红河学院、红河州特殊学校等资源,组织开展“走边关、察边情、办实事”等志愿服务活动。围绕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等中心工作,组建志愿服务队伍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各项工作落实。
云报全媒体记者饶勇
https://m.yunnan.cn/system/2023/09/20/03276434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