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生活在观海卫的人,都对观海卫三官殿街的那栋大房子印象深刻。在慈溪小有名气的学者莫非也不例外,他专门研究观海卫地方人文历史。
老宅位于观海卫镇三官殿弄8号,坐北朝南,由七间二弄三进正屋、东西厢房和东西偏房组成院落式建筑,布局规整,规模宏大。老屋上覆青瓦,屋脊局部留有考究的筒瓦砌就,古色古香,气势不凡。
2009年,老宅被认定为明代抗倭名将胡守仁旧宅,一度引起关注。但最近,莫非发现,这栋老宅真正的主人并不是胡守仁。老宅里真正走出的,是一个教育世家。
究竟是怎么回事?昨天,钱江晚报记者联系上莫非,听他讲述来龙去脉。
三官殿胡氏老宅
曾被传为明抗倭名将旧居
来到观海卫,不少人都会提到三官殿街。大家都说,这里是叱咤风云的明代抗倭名将胡守仁的家。
胡守仁生前职位是中所百户,从观海卫一名小小的百户,逐渐升到福建、浙江总兵,好友是戚继光。被认定为胡守仁旧居的大屋,地处观海卫中心区域偏北。这么中心的区位,肯定不是普通人住的,根据建筑的风格和年代,后人推测应该就是当年总兵府的所在。
2008年,莫非为此写了一篇《从百户到大将总兵官——明代抗倭名将胡守仁》,发布在《慈溪史志》上,引起了慈溪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甚至是浙江省和国家文物局的注意。后经过市文管会调查,这座老宅就是明代抗倭名将胡守仁旧宅。
考证有误
老宅主人其实是个教育世家
在慈溪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普查札记中,对胡氏老宅的描绘为:面宽七间一字排开连前进的外墙,虽有改建,但长条整石横砌的墙裙,正中朴素的石框门,规整简洁却不失恢弘气势。外墙近檐部残留墨线回纹绘画装饰,上覆青瓦,明间屋脊局部留有考究的筒瓦砌就,可能为建筑初建时遗存。
东西也有两间重檐二层楼厢房,东厢房山墙窗户作拱券,堆塑西洋式花卉,概为清末明国时期修建所致。正屋前廊东西两端开侧门,从前廊东侧偏门出,便可见长排高平屋偏房,共11间,与西侧偏房对称,东侧狭长天井有砖雕花窗月墙,也似清末民国时期风格。
遍布世界的胡氏后人陆续与莫非联系,大呼终于找到了老祖宗,其中就包括94岁的上海人胡德玄老先生。老人的女儿胡绍华女士给莫非发了邮件,还提到了一个重要信息:清末,老宅还住过一个叫胡浚济的人,是北大数学系的创始人,也是胡氏被遗忘的名人。
但就在这时,莫非突然发现,自己之前的考证错了。
在光绪《慈溪县志》,他看到了《胡氏尚义堂义庄记》一文中,有一句“卫之胡氏,洪武间有讳得玉者,自山左金乡来,官千户”,翻译过来就是“明代洪武年间,胡得玉,从山东济宁金乡来,官至千户”。从这句看,尚义堂,也就是胡氏老宅的祖先应该叫胡得玉,而不是抗倭名将胡守仁。
而胡家父女的回忆,让莫非对老宅又产生了兴趣。这一顺藤摸瓜的调查,让莫非发现,原来老宅曾经隐匿了一个教师世家。
三官殿胡家开私塾
开启浙东农村现代教育先河
据《慈溪县志》记载:竹溪讳衡,余友承宣孝廉之大父也,善辛研术,家隆隆起,性慷慨,就义若渴。
三官殿街胡家,到了竹溪公这一代,开始善于经商,尤其是其经营的南货桂圆行,销售网络覆盖江浙,生意规模巨大,遂积财致富,三官殿街胡氏家园修缮一新。
清后期,观海卫胡家已成三北地区的名门望族。清咸丰十年 (1860),竹溪公胡衡在胡氏族地中划定四百亩水乡好地,制定岁课,创办了胡氏私塾。
光绪八年(1882),竹溪公的孙子几人又购置观海卫北门民房,助地九十二亩,成为胡氏尚义堂经塾。尚义堂经塾招生扩大到普招观海卫儿童少年入学。
据《浙江教育史》和《宁波市教育志》记载,光绪二十年(1894),观海卫胡氏尚义堂经塾,又率先改办为观海卫安定学堂。这是当时的慈溪县,也是宁波府第一所由国人创办的新式小学堂。
今慈溪市第二实验小学,就是由胡氏私塾、尚义堂经塾、安定学堂等创办组建而来,学校创办发展已有一百五十多年历史,是浙东地区历史最悠久的学校之一。
北大数学系创始人
曾在此就读并走上教育之路
胡德玄老先生口中的胡浚济(1885—?),开启北大数学系的创始人,也曾在此就读。
胡氏族人多在各地城市经商,文化教育方面的视野比较开阔,十七岁的观海卫三官殿街胡氏和房(六房)胡浚济,就在观海卫安定学堂读书并留教。
受西学救国思想的影响,胡浚济父亲想办法让儿子到日本留学。清末第一批出国自费留学日本的浙江人员有13人,宁波府只有2人,胡浚济便是其中一个。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浙江巡抚张曾??嗲氪唇ㄈ?闶Ψ堆?茫?906年获准,后改名为浙江第一师范。一批现代教育学者志士,如钱家治(钱学森之父)、夏?D尊、鲁迅等先后在此执教,胡浚济则负责教授数学和物理。优秀的教师群体,使得学校成为浙江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辛亥革命后,北京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胡浚济受北大聘请,与从日本留学归国的冯祖荀一起创办北京大学数学门(系)。
20世纪初,德国是世界数学中心之一,日本的数学界也主要向德国学习。胡浚济与冯祖荀在数学教材选择、课程设置方面依据德国大学的模式,引进现代科学的数学教材。
由两名老师和两名学生起步的北大数学门(系),开创了中国现代高等数学教育先河。
胡氏后人献身教育事业
胡家成为教育世家
民国时期,大学教授有很好的社会地位,薪俸与生活待遇丰厚。根据当年北京大学职教员薪俸册,1914年预科专任教师月薪最高者为四人,即胡浚济、沈尹默、沈步洲、韩述组,月薪均为240元。这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了北京大学对胡浚济的教育科研水平,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和待遇。
作为中国数学教育科研先驱者的胡浚济,其后代也是英才辈出。
胡浚济女儿胡玉芬,1931年考入北大物理系,与同班的中国原子弹之父钱三强同称为才子才女。胡玉芬北大毕业后,众多亲友劝她赴美留学,但她认为,国家和民族发展,最重要的是教育。
1938年,胡玉芬受聘到北京蒙藏学校任教,一教就是四十多年。新中国成立后,很多大学包括清华、北大等都联系胡玉芬,她却不为所动,坚定地留在蒙藏学校与中央民族学院合并后的民大附中,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培养出大批高级学者。
胡浚济孙子胡德强,是美国加州大学的著名教授。1978年,48岁的胡德强以美籍华人科学家身份回国访问。另一位孙子胡德彝,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古建筑专业,是著名的建筑学家和建筑学教育学家梁思成的学生,后在北京工业大学担任教授。
(本版图片均由莫非提供)